目前分類:DB報導 (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愛琴海詩畔。 希臘米科諾斯島
Aimasia Residence

無垠碧藍的愛琴海之畔,一座以自然地貌與人文智慧砌起的建築——Aimasia Residence正以自身為典範,展示建築如何自環境汲取靈感,並透過現代語彙轉化爲契合當地景緻的共生美學。此案坐落在希臘的米科諾斯島,鄰近該島最為著名的Elia海灘,以希臘A31建築事務所的建築理念為基礎,融合英國設計師Tom Dixon的室內美學,在850平方公尺的範圍內,順應山勢勾勒出一場關於環境、歷史與當代設計的細膩對談。

愛琴海詩畔01.jpg

案名AIMASIA的名稱源自於古希臘語αἱμασιά(Aimasia),意指當地農民世世代代建起的乾砌石牆,這些石牆普遍構築在——包含了米科諾斯島,乃至整片基克拉澤斯群島陡峭且乾燥的地形上,用於保護穀物、葡萄與小麥等作物,作為庇護生命的象徵,成為了色彩濃厚的島嶼文化象徵。直至今日,這份智慧亦被延續至了Aimasia Residence,整體建築皆以此為主軸塑造而生。

愛琴海詩畔02.jpg

愛琴海詩畔03.jpg

愛琴海詩畔04.jpg

愛琴海詩畔05.jpg

依循大地脈絡的棲居哲理

Aimasia Residence的設計靈感取自米科諾斯島的當地景貌,建築的主體結構依地勢而建,背倚花崗岩山丘,坐北朝南面向愛琴海。設計團隊保留了建地上既有的62公尺長的乾砌石牆,並巧妙地將這道石牆轉化為建物的「脊椎」,順應地形曲線,使環境與建築得以緊密交織,好似這棟屋宅是自地景中自然孕育而生。

與米科諾斯島上常見的白色立方體建築不同,Aimasia Residence採用更為低調內斂的幾何塑造,並覆以當地原生植被,隨蜿蜒地勢自然延伸開來,以求自身得以完美嵌入周遭環境。「我們的目標不是臨摹過去,而是自傳統汲取靈感,將其轉化為當代特有的建築語言。」A31建築事務所的創辦人Praxitelis Kondylis如此說道。依循這樣的理念,Aimasia Residence在承襲了過往米科諾斯島建築一貫風格的同時,巧妙地疊加了嶄新的設計手法與永續價值,使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得以透過現代手法重新在這片浪漫故土具現。

愛琴海詩畔06.jpg

愛琴海詩畔07.jpg

跨越時代 重現愛琴海浪漫

向南可見Elia海灘的黃金色沙灘與湛藍愛琴海景,東側則面向一座蔚為壯觀的花崗岩山丘,之間點綴著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花崗岩乾砌石牆,以這道62公尺的古老智慧為脊背,Aimasia Residence儼然成為一場關於歷史、文化與環境的轉譯載體,讓居者彷彿置身於一座與自然共鳴的詩意殿堂。Aimasia Residence從構想到完工,建築體皆傳達了希臘傳統人文的精神,在有限的資源下,強調一種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意識,重新定義了米科諾斯島上的現代建築風貌,並為全球永續建築提供了一個令人讚嘆的範例。

愛琴海詩畔10.jpg

愛琴海詩畔08.jpg

愛琴海詩畔09.jpg

 

從週期角度窺探 尋覓共存新未來

在設計團隊初次踏上米科諾斯島時,便立刻被這粗獷卻又帶著細膩浪漫的島嶼情緒所渲染,這深深啟發了設計師Tom Dixon與A31建築事務所的靈感,他們將土地特有的乾砌石牆予以保留,並以永續共生思維來延伸發想,Aimasia Residence在設計上巧妙呈現出開放性與隱密感的二元表情,提供既私密又寬敞的休憩空間,基於綠化與隔熱機能性,建築頂部覆蓋了生命力強盛的本地植被,且減少人工干預,期望建築本身能與周遭環境達成一致的視覺和諧感。

所謂永續建築不應只侷限於低環境影響度的建材,而理當從建築的生命週期為發想,優化結構與材質機能——設計團隊很快地達成了這一共識並開始著手規劃設計。順應當地日照與風向,建物開口朝南將室內自然採光最大化,同時建築體採用了白石灰塗料與混凝土結構,並通過對流通風增強被動降溫的效果,減少對機械冷卻的依賴,自然達到冬暖夏涼的居住舒適體驗。

愛琴海詩畔12.jpg

住宅內部依循極簡奢華的美學邏輯,採用了L型格局規劃,涵蓋玄關、客廳、餐廳與廚房,公領域運用隔牆分隔開來,搭配整面的落地玻璃門,讓室內各廳區可無縫銜接至戶外露台與泳池,全方面一覽米科諾斯島的壯麗全景。負責室內視覺主設計的Tom Dixon表示:「若能在已經足夠簡約的混凝土結構中,適時地加入曲線,便能帶來溫暖而清爽的氛圍。即便是生硬的材料質地,透過圓弧與光影的結合,也能賦予空間一種更溫潤的感受。」,秉持這樣的想法,室內多處運用了曲線語彙,柔化剛硬建材的存在感,賦予視覺柔和的流動感。

愛琴海詩畔13.jpg

愛琴海詩畔11.jpg

Location: Elia, Mykonos, Greece
Typology: Residential / Hospitality
Year of completion: 2024
Built Area: 850 m2
Plot Area: 14.000 m2
Client: ORIZON Development
Photography: Mike Kelley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 02-25712565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鑒於家居生活中「人」是空間的主角,因此住宅設計之目的即是創造一個能滿足人們物質、精神所需的生活空間。為此,設計師以人為本進行本次的空間擘劃,將一切圍繞在居者的個性、喜好、需求和習慣,讓居者的生活因設計而美好。

BETTER FUTURE是一個由設計師、思想家、戰略家和設計愛好者組成的全球社群。每年在全球九大城市巴黎、倫敦、柏林、雪梨、墨爾本、米蘭、紐約、上海、香港所成立的設計大獎,表彰優秀的設計作品,已成為全球設計界的最大盛事。並吸引數位普立茲克得主Zaha Hadid、Norman Foster、Herzog & de Meuron參與競逐桂冠。譽為設計之都的巴黎設計大獎,2021年吸引超過12000件作品角逐,四十多個類別當中,每個類別金獎只取一位,銀獎四位,shorlist及selection數位,在激烈的競逐當中,大雋建築作品「台中精機」榮獲建築類銀獎,建築優美的線條,細膩的規劃佈置,環保設計的重視,為此作品勝出的關鍵。

得獎連結:  https://betterfutureawards.com/ber25/project.asp?ID=34496
 

柏林設計獎_1600.png
璞石創研 林君豪《斜陽入室》作品介紹
本案的色彩計畫以簡樸大氣的黑、白、灰色調作為空間基調,以此襯托出屋主知性典雅的氣質,再綴以恰到好處的溫潤木質與輕奢金屬元素,為家增添一抹精緻細膩的生活品味。值得一提的是,該住宅本身擁有斜屋頂與挑高空間等兩大特色,而設計師也善用這兩特點,為住所導入了大面採光、海量收納與空間層次,藉此讓「家」成為實用的藝術空間。

 

斜陽入室1.JPG

斜陽入室2.JPG

斜陽入室3.JPG

斜陽入室4.JPG
走進落塵區,設置常亮玄關燈於此,為歸者打造儀式感、為生活挹注溫度。步入公領域,設計師採開放式格局規劃將客廳、餐廳等區域做整合,結合大面落地窗的配置與挑高的空間優勢,使整體空間視覺更顯敞亮。同時,全室配有多樣化的照明設備,可提供使用者依情境需求做調整。此外,設計師妥善利用挑高空間的特點設置頂天櫃,大幅增加了收納空間。置身於餐廳,在天花板添入木格柵設計,不僅能為空間增加溫度,還能增添視覺層次,更能劃分出區域性。其中,鄰近餐廳的洗手間,設計師以隱藏門的手法將其與餐邊櫃巧妙融合,利用灰玻拉門的設計讓空間視覺保有一致性的同時,又能解決風水疑慮。緩步移動至私領域,設計師以輕淺的色調搭配溫潤的木質,一同營造出清新舒適的休憩氛圍,藉此給予居者寧靜安穩的睡眠體驗。

斜陽入室5.JPG
 

斜陽入室6.JPG
 

斜陽入室7.JPG
 

斜陽入室8.JPG
本案除了空間美學的創作之外,設計師也堅持使用健康、環保的綠建材,藉此為業主創造無毒、安心的生活環境,讓置身其中的人們感受到生命的踏實與美好。從全室使用使用零甲醛的環保漆料與系統板材,再到配置低耗能、高功率的LED燈具,不僅能減緩對地球造成的衝擊,還能節省能源耗損。除此之外,公、私領域皆設有大面對外窗,能將窗外的光景引入室內,既能帶給居者自然舒適的空間感受,還能提升室內的採光度,從而減少白天使用人工照明的頻率。藉此,實現「人居健康」、「生態健康」、「人本健康」、「地球永續」等環保目標。

斜陽入室9.JPG
 

斜陽入室10.JPG
璞石創研 公司介紹

璞石創研LOGO_500.jpg

「和氏之壁,出於璞石。」
面面俱到的完美都來自於精雕細琢的打磨。
名為璞石、則為樸實,從客戶對家的渴望出發,每一個層面背後的摸索與探討都是雕梁畫棟的根基。
我們透過各個角度出發構思,地理文化、人文氣息、設計美學、人體工學、打造出樸實無華且耐人尋味的經典之作。
生活節奏、視覺享受、璞石之作

 

璞石創研 得獎記錄
2025 柏林設計大獎 Berlin Design Awards
- 銀獎
2025 米蘭設計大獎 MILAN Design Awards - 銀獎
2024 新加坡設計卓越大獎 I-DEA - 佳作
2024 英國IAA倫敦設計大獎 London Design Awards - 銀獎
2024 日本國際先鋒設計大獎 IDPA Design Award - 先鋒獎
2024 芬蘭 Arch Design Award 設計大獎 - 銀獎
2024 美國泰坦地產設計 TITAN Property Awards - 金獎
2024 美國繆思設計大獎 MUSE Design Awards - 金獎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陶境拾光。中國江蘇

Ceramic Pages

江蘇宜興,一座蘊含千年陶藝文化的城市,一間特別的書店已悄然誕生。本案是由Wutopia Lab 所操刀設計的陶書局(Ceramic Pages),它不只是一個承載書籍的空間,更是一個能創造陶與人對話的場景。在與業主的溝通過程中,老紫砂藝人的一句話「製壺如做人」觸動了設計團隊,因此團隊便決定將其作為主題運用至空間設計中。整體規劃特別汲取傳統製壺工藝「煉泥與製坯」、「窯燒」、「成器」等三大階段作為設計靈感,以此打造出三層敘事形式的空間。從泥土初塑的靜謐,到烈焰淬鍊的張揚,再到水潤成器的圓滿,層層皆承載著人生的歷程與哲思。每當人們悠遊其中,身心靈便宛若製壺的過程。在知識的薰陶下,享受一場文化、藝術與心靈對話的沉浸式體驗。

800_陶境拾光01.jpg

800_陶境拾光02.jpg

800_陶境拾光03.jpg

 

 

 

泥土初塑
第一層空間緊扣「煉泥與製坯」主題展開,是陶器製作的序曲,亦是人生修煉的開端。而團隊在該層區域還有細分出煉泥、打泥、塑形等三個區域,以展現陶器從原始泥料逐步蛻變、顯現雛形的意象。初入空間,迎面而來的是由溫潤的土黃色底定的空間面貌。層層排列、錯落有致的書架與空間相互交織,隱喻著知識與思想的初始狀態。隨腳步的深入,便如同踏上堅定成熟的成長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團隊有設計一天井來串聯三層區域,宛如「壺嘴」的設計將光援引入室,點亮整個空間。

800_陶境拾光04.jpg

800_陶境拾光05.jpg

800_陶境拾光06.jpg

烈焰淬煉
第二層空間體現「窯燒」的炙熱氛圍,暗喻思想歷經挑戰與提煉的過程。空間中的座椅和書架,是選用紅漸變藍的色彩做呈現。再搭配洞穴式的空間設計,便能使人仿若置身在高溫炙烤的窯爐內,帶來強烈的感官衝擊。該樓層功能主要為咖啡館和文創展區。人們能在此閱讀書籍、感受陶藝文化的氣息,抑或是靜下心來思考人生、品味咖啡香,享受知識與火燄共舞的空間張力。移動至戶外,沿著紅色鋼梯拾級而上,便可抵達懸挑5米的紫台,並遠眺UCCA 陶藝術館。此外,當人們從上俯瞰該平台時,會發現這片平台就如同一輪噴薄而出的太陽,完美展現了文化與建築的交融之美。

800_陶境拾光07.jpg

800_陶境拾光08.jpg

水潤成器
第三層空間,來到最後「成器」的階段。地坪是採用水波紋漆鋪設而成,宛若水面般蕩漾著波光,天花板結構則以層層漣漪型態做回應。藉此,整個場域將猶如一只盛滿清水的紫砂壺,承載著知識的積澱與智慧的昇華。而「水」的意象也創造了空間的澄澈之感。其中,天花板輕盈的光幕設計,層層的光波就如同思想的波紋,最終匯聚成智慧的水流,從天而降灌入壺中,講述著知識的積累與內化。

800_陶境拾光09.jpg

800_陶境拾光10.jpg

陶映人生
此次的空間設計不僅是一場對陶藝文化的致敬,更是一場空間哲學的探索。從初塑、淬煉到圓滿成器,除了是在呈現陶製壺的歷程之外,也是人生歷練的縮影。透過團隊的精心擘劃,創造出時間、工藝與思想的對話,該書店將等待每一位旅人前來,感受陶與書、火與知識交融的無盡魅力,並開啟關於自身成長的旅程。

800_陶境拾光11.jpg

800_陶境拾光12.jpg

Chief Architect: YU Ting
Project Architect: MU Zhilin
Design Team: FANG Xiaobin, DAI Ruoyu
Lighting Consultant: Chloe ZHANG, CAI Mingjie, WEI Shiyu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Jiangsu Wan’an Architectural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Construction Firm: Guangdong Yu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lient: Yixing Taodu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Photography: CreatAR Images
Project Location: Dingshu Town, Yixing, Jiangsu, China
Project Year: March 2024 – October 2024
Building Area: 2087 sqm
Materials: GRG, Colored Micro-cement, Glass,
Colored Stainless Steel, Perforated Aluminum Panels, Wood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 02-25712565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隱湖畔之詩。瑞士屈斯納赫特

Villa Sophia

Villa Sophia是一座矗立於瑞士屈斯納赫特(Küsnacht)青翠山丘上的宅邸,人們可由此俯瞰如詩般寧靜的蘇黎世湖(Zurichsee)。此宅佔地2751平方公尺,在知名設計師Ina Rinderknecht的巧手擘劃下,完美揉合了經典的優雅美學與屋主的品味。如今,嶄新的宅邸面貌與湖光山色相互輝映,將共同譜寫出一場關於空間、環境、藝術的華麗協奏曲。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詩意光景

步入Villa Sophia,壯闊的蘇黎世湖與阿爾卑斯山映入眼簾,如同走進一幅流動的優美畫作。挑高雙層樓的玄關,先以白色大理石地板鋪陳出經典的奢華之感,而後再以溫潤的淺橡木、奶油色傢俱貫穿整體空間,為家烘托出柔和而溫馨的氛圍。其中,懸掛的精緻瓷質吊燈,是由法國巴黎創意工作室Mydriaz所設計的作品。其漂浮、發散的光暈照耀在Ina Rinderknecht所設計橢圓腳蹬上,能為場域描繪出動人的光影意象。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來到客廳,流暢的有機線條與淡雅的色調交織出清新靜謐的氛圍。其中,義大利藝術家Illaria Franza的水彩畫作與Ina Rinderknecht設計的「Water Lily」地毯相得益彰。玫瑰粉與天空藍的色彩渲染,悄悄為空間挹注一抹詩意的寧靜之息,底定優雅基調。

緩步移動至餐廳,一張有機形體的大理石餐桌靜靜佇立於空間中央,猶如一個經過細膩雕琢的藝術品。上方天花板則是懸掛Olga Engel設計的Moonpapier雕塑吊燈,以此營造月光般的溫柔之韻。其中,由法國抽象畫家Lucas Talbotier繪製的畫作掛設在牆面上,巧妙串聯了餐廳與鄰近空間的關係,並形成了一條優雅的視覺軸線。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綠意繚繞

沿著動線從廚房走向早餐區,將來到一處由玻璃圍塑的空間,環繞的植栽造景為這個玻璃溫室創造出綠意盎然的景致。讓人用餐時,還能受到大自然的洗禮。另外,藤編餐椅與手工燈飾的配置,能更加增添用餐環境的自然氣息,使人仿若徜徉在悠然的午後詩篇。

隨步伐通往下層的戶外觀景平台,其環繞在玫瑰花園中,多種珍稀花卉在此交織成一片斑斕的畫布。藉此,不僅能讓人沉浸在馥郁花香中,還能為其提供一處靜觀湖光雲影變化的詩意天地。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棲於謐境

沿著大理石階梯走向私領域,輕淺的白色調與木質調譜寫出柔和韻律。主臥室中,淺綠色的絲絨床頭板與暖灰花卉壁紙交相輝映,猶如春日晨曦輕撫湖面,沉靜而溫暖。其中,出自於Ina Rinderknecht設計的休憩長凳,更是為空間增添了一抹雅致的氣息。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隱湖畔之詩 | 瑞士。Villa Sophia
 

Year: 2023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aretta + Gitz AG
Landscape Design: Silvedes AG
Interior Architecture, Furnishing Interior & Exterior Styling:
Ina Rinderknecht Interior Architecture AG
Photo © Reto Guntli – Agi Simoes

 

DECO 居家|看見設計,探索世界之美
自 1999年創刊以來,《DECO 居家雜誌》以深度報導與獨到視角,成為華語圈最具影響力的居家設計媒體。我們致力於串聯設計師與品牌,推動美學思維,深受設計大師與業界領袖推崇。

憑藉深厚的專業累積,我們提供國際獎項代辦服務,助力設計師在建築設計獎、室內設計獎項、酒店設計競賽與商空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讓卓越設計登上國際舞台。此外,我們關注多元裝潢風格與裝潢設計趨勢,帶來最前沿的美學解析,啟發設計靈感,讓每一個空間展現獨特魅力。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次設計的開端源於屋主的精心篩選。正是因為他瞭解到歐德團隊細心、專業服務和值得信賴的產品保固,才使得這一住宅設計的序曲得以展開。在設計初期,歐德設計師許密純與屋主深入洽談後,得知屋主希望裝修能儘快完工,而這恰恰也是歐德系統傢俱的一大強項。除此之外,歐德系統傢俱所提供的建材款式多元,完全打破大眾對系統櫃制式、單調的刻板印象。藉由這些優勢和特點,不僅實現屋主快速入住的期望,更滿足他對自然岩石灰、樹節紋理與清水模質感的喜愛,為其在這座城市中築造一隅自然宅,讓身為工程師的單身質男,在繁忙的日子中能享有片刻的清閒。

SPACE NOTES
建築形式 // 新成屋
空間坪數 // 24坪
空間格局 // 3房2廳2衛
主要建材 // 歐德系統傢俱、Order奧莉薇亞綠色床墊、鋁框玻璃門板、乳膠漆、鋁框推拉門、手繪清水模、藝術漆、軌道燈

暖煦木質調01.jpg

重塑格局 開闊家的視野
進到屋內,設計師在玄關側牆設置洞洞板,藉此藏匿電箱位置,給予屋主掛放物品的空間。向內走至公領域,由於屋主偏愛半開放式書房,因此特意將原居宅隔間牆拆除,改用大冰柱玻璃拉門作為書房的隔間設計,可依照屋主的需求彈性調整。不僅擴展原先狹長的客廳格局,更為全室創造通透、敞亮的空間感受。另外,考量到電器櫃擺放要求,改變建商原先的開放式廚房設定,重新設置立牆與玻璃拉門作為界定。此舉除了讓電器櫃合理擺放之外,還能有效阻隔廚房油煙逸散和家寵亂竄之疑慮。其中,玻璃拉門的設計也助於自然光的流淌,避免廚房因設立隔間而顯得昏暗。

暖煦木質調02.jpg

質地堆疊 釀造森中之韻
公領域是以屋主偏愛的自然岩石灰和樹節紋理作為設計主軸。在客廳電視牆和廊道側牆處,以清水模藝術漆做鏝抹,而後再導入大量的木質材料做鋪陳,以此挹注溫潤質感、平衡空間的視覺比重。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巧妙利用歐德傢俱多樣化的板材選擇,藉由將多樣的木紋調應用在地板、櫃體與牆面,使整體畫面和諧的同時,又飽含細膩層次。其中,於電視櫃添加一片石墨礫岩板,讓空間的每一隅都能散發大自然的氣息。另外,設立在客廳沙發與書房之間的側牆板,其不規則的凹凸面設計是利用各種不同寬、厚度的系統板材所組構而成,再搭配屋主精心挑選的壁燈,更加突顯個人品味。

暖煦木質調03.jpg

 

暖煦木質調04.jpg

妥善佈局 形塑流暢動線
緩步移動至私領域,為因應屋主衣物收納的需求及確保動線的流暢,採用半拉門、半對開門形式設計衣櫃櫃門。首先,鄰近床尾的左側衣櫃是採推拉門設計,並退縮10公分,作為夏天輕薄衣物的收納區。接著,右側衣櫃因無走道限制,故採用對開門設計,用於存放冬天厚重的衣物。另外,推拉門衣櫃導入半清透的長虹玻璃,可消弭空間的壓迫感。

暖煦木質調05.jpg

許密純.jpg

歐德系統傢俱 
苗栗竹南店設計師 許密純
電話 // 03-748-3838
地址 // 苗栗縣竹南鎮環市路三段98號
免費服務電話 // 0800-033-988
歐德集團官網 // www.order.com.tw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2025 年度項目類別(Project of the Year) 現正火熱徵集參賽作品!這一享譽亞太地區的室內設計獎項,自 2025 年1 月啓動以來,已吸引衆多卓越設計作品報名,展現突破性創意、卓越功能性及空間創新的行業典範。

作爲亞太地區室內設計界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年度項目類別 旨在表彰那些推動行業前沿、塑造未來設計趨勢的非凡作品。無論您是經驗豐富的設計師,還是嶄露頭角的創新人才,這是一次讓您的作品站上國際舞臺、獲得權威認可的難得機會!

APSDA Awards 2025 年度最佳項目獎 持續徵集

本獎項面向亞太地區的室內設計師、設計事務所及創意團隊,歡迎提交以下類別的項目:


年度項目類別

o 娛樂與休閑場所
o 展覽空間
o 餐飲空間
o 酒店
o 公共空間
o 零售空間
o 住宅(公寓/公寓樓)
o 住宅(樣板房)
o 住宅(獨棟房屋)▪ 小型(150 平方米)▪ 大型(>150 平方米)
o 工作室

如何成爲獲獎項目?

參賽作品將依據以下標準進行評選:
•原創性(25%)
o 參賽作品必須清晰表達其設計/空間的原創性。
•功能性(20%)
o 參賽作品需展示其使用便利性、安全性及維護性,幷說明其如何爲終端用戶或空間受衆帶來益處。
•空間規劃(20%)
o 參賽作品需通過戰略性空間規劃,解决設計的功能需求。
•美觀性(25%)
o 參賽作品需展示設計概念,以及如何實現最終的視覺效果。
•可持續性(10%)
o 參賽作品需展示其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倡導合理利用可持續資源幷儘量减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榮獲年度項目大獎不僅是卓越設計的象徵,更能讓您的作品站在亞太地區室內設計行業的最前沿。這將爲您帶來行業權威認可、國際知名度提升,幷讓您的設計在國際舞臺上,與業內最頂尖的專業人士同台競技,展現您的專業實力和創意才華。

參賽詳情
•提交時間:2025 年 1 月 1 日 – 2025 年 3 月 1 日(如有延長,將另行通知)


•參賽費用
o 單項參賽 – 美金 $250
o 6件參賽作品 (包含1次免費參賽提交) – 美金 $1,000 (原價:美金 1,500)
•提交平臺:apsda.awardsplatform.com

 這將是您在設計行業留下印記的最佳機會! 在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2025的舞臺上,您的作品將獲得國際認可,與全球頂尖設計師同台競爭。

立即報名參賽,展示您的創意與設計實力,在亞太舞臺上綻放光彩!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瑞士SIT家具設計大獎 SIT Furniture Design Award™的存在是爲了表彰,慶祝和推廣杰出的國際家具設計師、品牌、製造商、新興人才以及有遠見的人,他們通過創新來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

主圖.jpg

SIT專注于就座與超越,獎勵了用于製造優質設備的戰略思維和想像力。 該獎項對全球範圍內的參賽作品開放,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和新興人才的參賽作品。

DESIGN BOX & DECO 聯合精選-獲獎設計分享:

2024 瑞士SIT Furniture Design Award瑞士設計大獎 國際作品

1. 家具類|優勝獎|加拿大/La Firme:沙發Sarto Series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55/0/

舒適與時尚並進2.jpg

2. 家具類|優勝獎|美國/Room & Board:椅子Xavier Chair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37/0/

舒適與時尚並進3.jpg

 

3. 家具類|優勝獎|比利時/Robin Delaere:羅賓德裏爾Sunset lounger/戶外躺椅沙發sofa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82/0/

舒適與時尚並進4.jpg

 

4. 家具類|優勝獎|德國/ludbu:桌椅組driuwend driftwood, Serie 1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41/0/

 

舒適與時尚並進6.jpg

5. 家具類|優勝獎|美國/another.world:模組椅子-羊群Flock of Sheep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63/0/

舒適與時尚並進7.jpg

 

6. 家具類|優勝獎|澳洲/Maryam Moghadam Studio:凳子Cheeky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42/0/

舒適與時尚並進8.jpg

 

7. 家具類|優勝獎|比利時/Mathy By Bols S.A.:樹屋兒童床Treehouse bed custom-made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20/0/

舒適與時尚並進9.jpg

 

8. 家具類|優勝獎|美國/JG Neukomm Architecture:長凳The Suffolk Gallery Bench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57/0/

舒適與時尚並進10.jpg

 

9. 家具類|優勝獎|美國/Thuma:床The Bed + Headboard + Cushion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68/0/

舒適與時尚並進11.jpg

 

10. 家具類|優勝獎|日本/KOMA:扶手椅ie chair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29/0/

舒適與時尚並進12.jpg

 

11. 家具類|優勝獎|澳洲/Zuster:鶏尾酒櫃Wilhelmina McCarroll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70/0/

舒適與時尚並進13.jpg

 

12. 家具類|優勝獎|瑞士/BenTable:咖啡桌BenTable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551/0/

舒適與時尚並進14.jpg

 

13. 家具類|優勝獎|美國/Travis Hyatt:搖椅Sway Rocking Stool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62/0/

舒適與時尚並進15.jpg

 

14. 家具類|優勝獎|以色列/Se Boo:扶手椅Unika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49/0/

舒適與時尚並進16.jpg

資料暨圖片出自 DECO 官網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02) 2571-2565
行動電話:0911-225-488 (蘭先生)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瑞士SIT家具設計大獎 SIT Furniture Design Award™的存在是為了表彰,慶祝和推廣傑出的國際家具設計師、品牌、製造商、新興人才以及有遠見的人,他們通過創新來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

舒適與時尚並進──聚焦2024 瑞士SIT家具設計大獎 頂尖

 

SIT專注於就座與超越,獎勵了用於製造優質設備的戰略思維和想像力。 該獎項對全球範圍內的參賽作品開放,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和新興人才的參賽作品。

 

DESIGN BOX & DECO  聯合精選-獲獎設計分享:

 

2024 瑞士SIT Furniture Design Award瑞士設計大獎 國際作品

1. 家具類|優勝獎|加拿大/La Firme:沙發Sarto Series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55/0/

舒適與時尚並進2.jpg

 

2. 家具類|優勝獎|美國/Room & Board:椅子Xavier Chair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37/0/

舒適與時尚並進3.jpg

 

3. 家具類|優勝獎|比利時/Robin Delaere:羅賓德里爾Sunset lounger/戶外躺椅沙發sofa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82/0/

舒適與時尚並進4.jpg

 

4. 家具類|優勝獎|德國/ludbu:桌椅組driuwend driftwood, Serie 1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41/0/

舒適與時尚並進6.jpg

 

5. 家具類|優勝獎|美國/another.world:模組椅子-羊群Flock of Sheep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63/0/

舒適與時尚並進7.jpg

 

6. 家具類|優勝獎|澳洲/Maryam Moghadam Studio:凳子Cheeky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42/0/

舒適與時尚並進8.jpg

 

7. 家具類|優勝獎|比利時/Mathy By Bols S.A.:樹屋兒童床Treehouse bed custom-made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20/0/

舒適與時尚並進9.jpg

 

8. 家具類|優勝獎|美國/JG Neukomm Architecture:長凳The Suffolk Gallery Bench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57/0/

舒適與時尚並進10.jpg

 

9. 家具類|優勝獎|美國/Thuma:床The Bed + Headboard + Cushion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68/0/

舒適與時尚並進11.jpg

 

10. 家具類|優勝獎|日本/KOMA:扶手椅ie chair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29/0/

舒適與時尚並進12.jpg

 

11. 家具類|優勝獎|澳洲/Zuster:雞尾酒櫃Wilhelmina McCarroll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70/0/

舒適與時尚並進13.jpg

 

12. 家具類|優勝獎|瑞士/BenTable:咖啡桌BenTable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551/0/

舒適與時尚並進14.jpg

 

13. 家具類|優勝獎|美國/Travis Hyatt:搖椅Sway Rocking Stool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62/0/

舒適與時尚並進15.jpg

 

14. 家具類|優勝獎|以色列/Se Boo:扶手椅Unika

得獎連結:https://www.sitaward.com/winners/sit/2024/449/0/

舒適與時尚並進16.jpg

資料暨圖片出自 DECO  官網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02) 2571-2565
行動電話:0911-225-488 (蘭先生)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sia-Pacific Space Designers Association - APSDA)隆重宣佈,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2025 的參賽作品提交現已正式啓動!作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設計盛典之一,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榮耀表彰在室內設計領域的卓越成就,為創造力、創新和可持續性樹立全新標桿。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2025:


關於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由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傾力主辦,並得到了來自 16 個國家級室內設計協會的全力支持。該獎項旨在褒揚那些在室內空間設計中重新定義創造力、功能性、美學與可持續性的卓越設計師及機構。

這一備受矚目的兩年一度獎項,匯聚了來自 15 個國家/地區的知名設計師、未來之星以及具有遠見卓識的設計機構踴躍參與。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不僅提供亞太區域內的高度認可,更展示了在可持續實踐與創新技術中獨具一格的傑出項目。榮獲此殊榮意味著卓越的設計技能、前瞻性的設計理念及無與倫比的奉獻精神,這無疑將極大提升獲獎者的國際聲譽和職業發展空間。

除此之外,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還致力於推動設計師、建築師及行業精英之間的深度合作與交流。該獎項已成為建立行業聯繫、共享設計智慧及激發靈感的重要平台,彰顯了亞太地區設計行業的非凡活力與高度影響力。

800_APSDA見證卓越設計的啓航01.jpg
 Credit: Kezia Karin, gold winner of 2023 APSDA Awards

800_APSDA見證卓越設計的啓航02.jpg

 Credit: Kezia Karin, gold winner of 2023 APSDA Awards

800_APSDA見證卓越設計的啓航03.jpg

Credit: Kezia Karin, gold winner of 2023 APSDA Awards

800_APSDA見證卓越設計的啓航04.jpg

 Credit: Kezia Karin, gold winner of 2023 APSDA Awards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2025 獎項類別

1. 年度項目類別
o 娛樂與休閒場所
o 展覽空間
o 餐飲空間
o 酒店
o 公共空間
o 零售空間
o 住宅(公寓/公寓樓)
o 住宅(樣板房)
o 住宅(獨棟房屋)
   ▪ 小型(150 平方米)
   ▪ 大型(>150 平方米)
o 工作室

2. 年度人物類別 (通過提名)
o 設計師
o 年輕設計師
o 設計教育者
o 設計媒體人

3. 年度室內產品獎
o 住宅傢具
o 合同級傢具
o 空間燈光

4. 各國/區域最佳項目類別
o 每個國家/地區將在“年度項目獎”類別中評選出 1 個獲獎項目
o 每個國家/地區需至少有來自不同公司的五 (5) 個參賽作品才具備參評資格。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2025 的參賽作品提交時間為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3 月 1 日,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展示設計才華的機會!有興趣的室內設計師,請立即訪問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官方平台 提交您的參賽作品!

 800_APSDA見證卓越設計的啓航05.jpg
Credit: Kezia Karin, gold winner of 2023 APSDA Awards

800_APSDA見證卓越設計的啓航06.jpg 
Credit: Kezia Karin, gold winner of 2023 APSDA Awards

 800_APSDA見證卓越設計的啓航07.jpg
Credit: Kezia Karin, gold winner of 2023 APSDA Awards

 800_APSDA見證卓越設計的啓航08.jpg
Credit: Kezia Karin, gold winner of 2023 APSDA Awards

 

如需媒體查詢或更多信息,請聯繫:
網站:https://apsda.org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官方平台: https://apsda.awardsplatform.com/

 

關於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

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是亞洲和大洋洲地區的國家/區域設計協會的聚集體。該協會 激勵人們更好地瞭解不同的亞太地區文化,並鼓勵其成員之間交流室內設計信息和知識,以推 動這一領域的發展,造福整個地區社會。 最初命名為“亞太空間設計師聯盟”,自 1987 年成立以 來,該協會就一直致力於推廣室內設計職業,並改善整個地區的設計標準。從成立之初的非正 式聚會到 2017 年正式成立,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一直站在推動室內設計行業前沿。 我們的成員包括:澳大利亞設計協會(DIA)、香港室內設計協會(HKIDA)、印度室內設計師 協會(IIID)、印尼室內設計師協會(HDII)、日本商業環境設計協會(JCD)、日本室內建築師/ 設計師協會(JID)、韓國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協會(KOSID)、澳門國際設計聯合會(UIDM)、 馬 來西亞室內設計師協會 (MIID)、 尼泊爾室內設計師協會(IDEA Nepal)、菲律賓室內設計師協 會(PIID)、新加坡室內設計師協會(SIDS)、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師協會(CSID)、泰國室內設 計師協會(TIDA)、 越南室內師協會(VNIA)和雲南省室內設計行業協會(YNID)。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4台北國際建築建材展攜手國內外超過5百家廠商展出,規模再創新高,知名MIT品牌「紅螞蟻磁磚」呈現最新潮流精品,主視覺由代言人柯有倫強打「貼進你的心」概念,在展區裡打造數座大面磁磚牆營造磅礡氣勢,完美契合當代空間美感與跨界創意呈現,以精采佳作領銜鋒芒。

鶯歌原創第一品牌紅螞蟻磁磚 國際建材展領銜大氣鋒芒

鶯歌原創第一品牌紅螞蟻磁磚 國際建材展領銜大氣鋒芒

一改建材產品生硬冰冷的形象,紅螞蟻磁磚本次除了將主視覺搬上藝人柯有倫格外吸睛之外,活潑熱情的展示女郎也帶動現場氣氛,吸引廠商及消費者親臨體驗參觀。紅螞蟻磁磚近年抓準「貼進你的心」概念從顧客需求出發,積極升級磁磚產品,已華麗轉身為高質感精品建材,磁磚的採用可以是空間與藝術跨界融合的最佳媒介,用光線、自然及造景來打破建築邊際,帶來細膩優雅的居住感受。紅螞蟻磁磚本次展出中讓消費者最為驚艷的即是天然木材紋路與磁磚概念結合的絕美精品,業務經理卓佳政表示:「木紋磁磚的優點好清洗、好保養、更環保,已成為磁磚主流之一,不含任何木頭材質的木紋磚,抗潮濕、防蟲蛀與耐刮耐磨,更適宜鋪貼在溫熱氣候的台灣」。

3D仿真蝕刻效果更接近原木,能夠輕鬆融入工業風、鄉村風、北歐風、美式風格、現代極簡甚至是東方禪風,其防水耐磨的材質特性,讓更多客戶選擇鋪貼在浴室、建案公設商業空間。當代原木系列具細膩的凹凸面觸感,搭配豐富的版面整體鋪貼效果,展現自然和諧的原木風味。環保概念取代天然木材、木地板,更防火防水,是許多消費者指定施做的好選擇。

鶯歌原創第一品牌紅螞蟻磁磚 國際建材展領銜大氣鋒芒

鶯歌原創第一品牌紅螞蟻磁磚 國際建材展領銜大氣鋒芒

本次展區內紅螞蟻磁磚更帶來全新丹峰系列發表,磁質霧面展現空間好品味,3色素磚搭配3色模花及3色地磚帶來和諧的氛圍,配合居家與公共空間需求,風格優雅一致化,更能變換出創意巧思。冰峰系列則是大面60x120cm業界室內最厚1.2公分,做到最佳平整度細緻的大理石紋低調又奢華,展現大氣格局的磅礡格局剛毅中帶有溫潤大美。紅螞蟻磁磚擁有各項國內外認證標章、CNS正字標記等,領先同業在全台各地擁有12個專業經銷商,為客戶規劃設計、量身打造,深獲各大建設公司及消費者的喜愛,公共空間方面更是知名建案、米其林等級餐廳指名採用。為了往下扎根年輕族群,除了產品不斷追求藝術卓越美感,近期也上架活潑有趣的LINE貼圖,與消費者更拉近距離,傳遞品牌精神中的愛與溫暖,為生活增添樂趣及想像力,2025紅螞蟻將持續攜手柯有倫一同傳遞美好價值。

鶯歌原創第一品牌紅螞蟻磁磚 國際建材展領銜大氣鋒芒

鶯歌原創第一品牌紅螞蟻磁磚 國際建材展領銜大氣鋒芒

    12月14日至15日台北國際建材展開放民眾參觀,紅螞蟻磁磚設展於四樓L區1018,現在就為生活添增溫度、注入躍動氣息,請上: https://redanttile.com.tw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案規劃從預售屋起始,在經過歐德設計師林姵羽和屋主深入洽談後,雙方對於設計的想法一拍即合,這不僅讓擘劃過程順風順水,更是在完工後深得屋主的喜愛。此次設計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打破空間限制,讓每個家具被合理擺放的同時,又兼具使用的多元性。其中包括冰箱、收納櫃、吧台餐桌、臥榻等設置。除了優化機能設施的佈局之外,該案也有著重空間視覺與氛圍的塑造。整體規劃以「圓」為主軸,搭配溫潤的木質家具與大地色系的應用,為居所營造出幸福溫馨的生活情境,享受放鬆愜意、安心舒適的居住體驗。

SPACE NOTES
建築形式 // 預售屋
空間坪數 // 25坪
空間格局 // 3房 1廳 2衛
主要建材 // 歐德系統傢俱、歐德平板床、洞洞板、造型木作、鋁框玻璃門、得利色漆

800_01圓弧繚繞.jpg

跳脫空間桎梏 創造機能多元化

甫入落塵區,為弱化居宅既有的柱體結構,特意設置同高的頂天櫃作為玄關收納櫃、鞋櫃,並於其中騰出開放式平台和底部空間,避免量體造成壓迫感。而在另一側,增設了一道木作格柵結合洞洞板的隔屏,既能解決「開門見冰箱」的問題,又能兼顧美觀與機能性。當初將冰箱規劃在廚房外,則是為了因應居宅原先廚房場域有限,屋主希望設置拉門阻隔油煙的需求。

來到吧台區,此處是專為屋主打造的小天地,滿足其烘焙的愛好。雙向餐吧台桌是由人造石檯面結合系統櫃所構建而成,不僅能作為烘焙工作台及餐桌使用,還提供了充足的收納空間。此外,在側牆設有半圓洞洞板,讓屋主隨手掛物、增添逸趣。

800_02圓弧繚繞.jpg

以圓弧修飾 挹注柔和底蘊

通往至客廳,設計師導入了弧形元素於沙發背牆、樑體、架高平台和電視牆。首先,沙發背牆選用低彩度的灰褐色漆料勾勒出半圓弧造型,以增添淡雅文青氣息。接著,上方樑體以1/4的圓做修飾,既能消弭空間的冷硬感,又能避免沙發區的坐者感到壓迫。再者,於電視牆一側採內弧收邊設計,可有效淡化柱體的銳利稜角。其中,牆面導入拍拍門設計,能將電箱藏匿於牆後,維持空間畫面的簡潔俐落。另外,從玄關櫃延伸至此的弧形平台,呼應主題「圓」的同時,亦可隨喜好擺放植栽或藝術品,展現其獨有的居飾品味。

800_03圓弧繚繞.jpg

調和空間色溫 打造優質睡眠情境

緩步移動至私領域,臥房除了均配有歐德平板床之外,色彩計畫更是以暖調為主,可提供安穩、舒適的睡眠體驗。主臥空間是以低調內斂的灰紫色作為基底。窗邊設有臥榻區,結合了抽屜式櫃體設計,既能讓屋主在此放鬆小憩、閱讀,又能兼具收納功能。書桌側旁的圓弧拱形展示櫃,在貫徹設計主題之餘,還能讓屋主將喜愛的書籍、收藏品陳設於此。長輩房則是以木質調和嫩芽灰色調底定空間調性,以此創造簡約、自然、愜意的休憩氛圍。

800_04圓弧繚繞.jpg

800_05圓弧繚繞.jpg

 

圓弧繚繞 描繪幸福居所│歐德傢俱

歐德系統傢俱
台南店設計師 林姵羽
電話:06-335-2668
地址: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二段200號
免費服務電話:0800-033-988
歐德集團官網:www.order.com.tw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來西亞吉隆坡 -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 (APSDA Awards 2025) 的預覽和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的介紹在分別在REKA Interiors Exhibition 2024和REKA Conference 2024上吸引了眾多觀眾。這兩項活動於吉隆坡會議中心 (KLCC)舉行,由馬來西亞室內設計師協會 (Malaysian Institute of Interior Designers) 和C.I.S Network共同主辦,匯聚了來自亞太地區的設計師、行業專業人士和創新者,展示了卓越的設計和最新的專業標準進展。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 (APSDA Awards 2025) 的預覽於2024年10月31日舉行。此次獨家預覽為與會者提供了關於不斷演變的趨勢、新類別以及可持續性在室內設計專業中日益增長的影響的深入見解。活動的亮點之一是由亞太空間設計大獎及競賽部門主席IDr 黎兆康(IDr Lai Siew Hong)主持的爐邊談話環節,特邀嘉賓為 Chi Design Sdn Bhd 的Donny Lee先生,他在 2023 年亞太空間設計大獎(APSDA Awards 2023)的公共空間類別中榮獲銅獎。該環節探討了當今設計領域中的挑戰與機遇,為設計師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導航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視角。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預覽_01.jpg

預覽的一個重點是新獎項類別的推出,旨在擴展對不同設計學科的認可。 《年度獎項》– “住宅”類別經過重組,以更好地反映住宅設計中的多樣挑戰和解決方案。它現在分為三個部分:公寓/公寓樓、樣板房和獨棟房屋,而獨棟房屋部分根據面積進一步分為小型(<150 平方米)和大型(>150 平方米)。

此外,新的《年度室內產品》類別表彰產品設計的卓越,設有住宅傢具、合約傢具和空間燈光的子類別。《各國/區域最佳項目》類別則強調了文化多樣性和獨特設計視角,豐富了亞太地區的室內設計專業。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2025 (APSDA Awards 2025)將《持續性》納入主要評審標準之一,確保項目不僅因其美學吸引力而受到認可,還因其對環境責任和社區福祉的有意義貢獻而受到贊賞。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預覽_02.jpg

2024年11月1日,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主席王勝傑教授 (Prof. Keat Ong) 在REKA Conference 2024上,介紹了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這次演講闡述了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作為提升亞太地區室內設計專業能力最重要的使命。與會者還獲悉了該計劃的結構、其在提升專業標準中的作用,以及認證所需的申請先決條件。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於2024年7月啓動,旨在培養更高技能和更緊密聯繫的設計師社區,為專業發展和認可設立了新的標桿。

王勝傑教授 (Prof. Keat Ong) 表示:“亞太空間設計大獎(APSDA Awards)關注的是室內設計的卓越性,而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則關注亞太地區室內設計師的專業能力。”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 (APSDA Awards) 不僅是對卓越的慶祝,更是一個促進室內設計社區創新、協作和文化交流的平台。連同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 (AP-ID-AP), 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致力於提升專業標準並在整個地區推廣可持續實踐。2025年的亞太空間設計大獎和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 (AP-ID-AP) 將帶來深遠的影響,打造一個比以往更加包容、前瞻的設計社區。

對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APSDA Awards 2025)有興趣者,可在此提交您的興趣表格

對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有興趣的申請者可以點擊這裡註冊並瞭解有關申請 流程的更多信息。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 Pure 私密精萃凝膠──引領女性私密健康護理新時代,幫助女性重拾自信與舒適

A New Chapter in Intimate Care: How De Pure Probiotic Gel Helps Women Reclaim Confidence and Comfort

 

 獲獎發佈會01.jpg

《De Pure私密精萃凝膠 獲獎發佈會》已於2024年10月17日在台北圓滿舉行,吸引了眾多媒體朋友和業界專家一同共襄盛舉。創辦人Debby及Lilian在這天正式向大家介紹這項產品-「De Pure私密精萃凝膠」,希望透過這次的發佈會讓大眾深入了解產品的特點與優勢,並讓更多女性意識到私密健康護理的重要性,幫助她們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拾自我呵護的力量。

The highly anticipated press conference, titled "From Innovation to Recognition: De Pure Feminine Probiotic Gel's Journey to Award-Winning Success," took place in the vibrant city of Taipei on October 17, 2024. The event captivated numerous media professionals and industry experts who eagerly participated. Founders Debby and Lilian took the stage to formally unveil their groundbreaking product, the De Pure Feminine Probiotic Gel. The conference aimed to provide attendees with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s unique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Furthermore, it sought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the crucial importance of intimate health care for women, empowering them to prioritize self-care amidst their demanding lifestyles.

此次活動除了線下的媒體記者會之外,De Pure還邀請了知名直播平台「林揚竣粉絲團(永恆天使)」同步進行線上直播。透過線上線下虛實整合的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儘管活動安排在下午的上班時間舉行,但在線人數依然突破了1500人,這顯示出當今女性朋友們對私密健康的高度重視,女性意識的提升可見一斑。

De Pure went beyond traditional methods by hosting an offline media press conference and partnering with the renowned live streaming Facebook Page "Lin Yangjun Fan Club (Eternal Angel)" for a simultaneous online broadcast. This innovative approach allowed a larger audience to engage with the event. Despite taking place during the busy workday’s afternoon rush hour, the online viewership surpassed 1,500, demonstrating the growing importance women place on intimate health and their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e subject regarding women's health care.

「林揚竣粉絲團(永恆天使)」作為Facebook上極具人氣的直播帶貨平台,擁有超過33萬粉絲。該平台長期以來為粉絲嚴選各類優質商品,深受消費者的信賴與支持,而「De Pure私密精萃凝膠」便是本次吧被選中的優質產品。直播活動中,品牌創辦人之一的Debby也親自帶著這款專為女性設計的私密保養產品亮相於直播間,她希望透過這次直播,讓更多女性了解如何正確保養自己,並將這款優質產品分享給所有追求健康與美麗的女性朋友。
林揚竣粉絲團(永恆天使):https://www.facebook.com/a3396

The "Lin Yangjun Fan Club (Eternal Angel)" stands as a revered live streaming shopping platform on Facebook, boasting a dedicated following of over 330,000 fans. Renowned for its discerning curation of top-tier products, the platform has garnered unwavering trust and support from consumers. The latest addition to its carefully selected lineup is the “De Pure Feminine Probiotic Gel,” a high-quality offering designed for intimate care. During a recent live broadcast, Debby, one of the brand's founders, graced the virtual stage to personally introduce this product tailored for women. Her aim is to empower women to embrace proper self-care while extending the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this premium product to all beauty-conscious individuals.
Lin Yangjun Fan Club (Eternal Angel)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a3396


獲獎發佈會 精彩回顧 Highlights of the Event

 獲獎發佈會02.jpg

De Pure 私密精萃凝膠的研發過程與背景故事,創辦人陳沛緹Debby、陳韻如Lilian說道:「主要是台灣在亞熱帶氣候的影響下,尤其是夏天悶熱、潮濕的環境會使女性私密處的不適感增加。而De Pure 私密精萃凝膠在產品的開發、科研及檢驗過程皆經過層層把關,能確保產品的安全與效能。是一款集合抗菌、潤滑、修復和平衡四大功效於一身,專為女性設計的友善產品。」

De Pure Feminine Probiotic Gel's creation stemmed from the founders' recognition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women in Taiwan's subtropical climate, particularly the discomfort experienced in their intimate areas. Debby Chen and Lilian Chen meticulously developed the gel, subjecting it to rigorous testing to guarantee its safety and efficacy. This exceptional product offers women antibacterial, lubricating, repairing, and balancing properties, tailored to their specific needs. 

獲獎發佈會03.jpg

為了達到抗菌、潤滑、修復和平衡等功效,創辦人Debby和Lilian表明:「De Pure 私密精萃凝膠使用的核心成分為擁有獨家專利的奈米礦物離子、玻尿酸及歐洲醣基海藻糖成分。這些成分共同作用,能夠將私密處的pH值維持在最合適的3.8至4.5範圍內,並形成一層保護膜,使其滲透壓低於WHO建議的極限值。特別是我們的奈米礦物離子,經過專業認證,能有效殺菌99.9%;而醣基海藻糖則能深入滋潤,幫助修復私密處肌膚。」

To achieve the effects of antibacterial, moisturize, repair and balance, the founders Debby and Lilian stated: “The key ingredients in De Pure Feminine Probiotic Gel include a patented nano mineral ion formula and a variety of advanced components, particularly Hyaluronic acid and European Glycans from seaweed. These ingredients work together to maintain the pH level of the intimate area within the optimal range of 3.8 to 4.5 and form a protective film that keeps the penetration pressure below the WHO recommended limit, providing women with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and care. Specifically, our nano mineral ions are certified to be 99.9% effective in sterilizing bacteria, while Glycosyl Alginate deeply moisturizes and helps to repair the skin of the intimate area. This ensures the cleanliness and health of women's intimate areas.”

獲獎發佈會04.jpg
 
提到De Pure品牌未來的發展目標與計畫,創辦人Debby和Lilian訴說著:「因為我們深知私密處保養的重要性,因此除了持續專注產品的研發之外,還將積極推廣女性教育。我們計畫將De Pure品牌推向國際,預計明年第一季會在日本、東南亞擴展合作代工並開放經銷商,希望更多人看見台灣卓越品質行銷世界!」不僅如此,創辦人也有透露De Pure近期將推出洗滌系列產品,該產品是De Pure 私密精萃凝膠的衍生款,同樣具備凝膠原有的獨家專利礦物離子配方與天然修復、保濕、潔淨、穩定PH成分,期望讓女性的私密處獲得更全面的護理。

De Pure's visionary founders, Debby and Lilian, have unveiled their ambitious future plans for the brand.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intimate care, they are committed to advancing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hile also setting their sights on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Their upcoming endeavors include forging partnerships with OEMs and establishing distributorships in Japan and Southeast Asia with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upcoming year. Additionally, the founders have disclosed plans to introduce a new line of washing products, stemming from the renowned De Pure Feminine Probiotic Gel. The innovative cleansing products will also feature the original patented mineral ion formula, as well as natural repair, moisturizing, cleansing, and pH-stabilizing ingredients, aiming to deliver a holistic approach to women's intimate cre. 

獲獎發佈會05.jpg
 
除了產品的介紹環節之外,我們也有在媒體提問環節詢問到創辦人Debby和Lilian為何會成立De Pure品牌,以及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她們表示:「De Pure成立是因為自己與身旁女性朋友都曾有私密處困擾。因此我們的目標便是提供高品質的私密處保養品方案,解決痛點、滿足新時代女性對立即的時效性需求。我們不僅重視產品的成效、整體的設計,還非常注重用戶體驗,會為消費者提供售後反饋服務。」

During the engaging Q&A session with the media, w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delve into the origins of the De Pure brand with its founders, Debby and Lilian. They shared the inspiring story behind the brand, highlighting their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imate concerns faced by women. Their vision for De Pure is to offer top-tier intimate care products tailored to address the specific needs of modern women. Emphasizing not only product effectiveness and design excellence but also prioritizing user experience, they are dedicated to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after-sales feedback services for their valued consumers.

隨著《De Pure私密精萃凝膠 產品發佈會》的圓滿落幕,這款產品正式揭開了台灣女性私密護理的新篇章。活動不僅加深了大眾對私密健康的認識,也彰顯了De Pure品牌對創新技術與女性需求的深入理解。未來,De Pure將繼續在產品研發與女性私密健康教育的領域耕耘,致力為更多女性提供更優質的私密護理方案。這場發佈會的成功,僅僅是De Pure邁向國際舞台的第一步,而品牌的成長和願景,將伴隨著每一位女性對自我關愛的提升而變得更加堅定。

Following the triumphant conclusion of the press conference, this product has marked the dawn of a new era in women's intimate care in Taiwan. The event not only deepened public insight into intimate health but also showcased De Pure'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utting-edge technology and women's unique requirements. Looking ahead, De Pure remains dedicated to advancing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women's intimate health education, with a steadfast commitment to providing superior intimate care solutions for women. The success of this conference represents just the initial stride for De Pure's foray into the global stage. The brand's growth and vision are intricately linked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every woman's self-care journey.

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欲了解更多De Pure的品牌與產品資訊,歡迎隨時訪問以下網站。

De Pure would like to extend their heartfelt gratitude to all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conference for their unwavering support. For comprehensive details about the De Pure brand and its exceptional range of products, we invite you to explore their website at your convenience.

官網 Official Website:https://depure-tw.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epure4u/
Line官方:@233zecmy
Instagram:depure4u
Instagram QR Code:https://www.instagram.com/depure4u/profilecard/?igsh=MTJyaDNtZ3lhZXBrZA%3D%3D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02) 2571-2565
行動電話:0911-225-488 (蘭先生)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加坡——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於2024年9月26日至28日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舉辦的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此次活動標誌著亞太地區室內設計行業的重要時刻,展示了多項關鍵舉措,如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的啓動、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的預覽以及亞太區批判與適應性區域主義(CARA)展覽的揭幕。

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的推出是該地區設計行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委員會主席、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主席王勝傑教授 (Prof. Keat Ong)發表了精彩的演講,詳細介紹了該認證系統的機制、申請條件和流程,並強調了該倡議對提升亞太地區室內設計師專業標準的潛力。
   

01未來設計_800.jpg

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的推廣以剪彩儀式正式啓動,這象徵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幫助未來的室內設計師通過認證獲得專業認可。該認證系統將有助於提高亞太地區設計實踐的質量,為專業人士提供寶貴的認證機會。

隨後,亞太空間設計師大獎 (APSDA Awards & Competition)組委會代表 Tanya Suvannapong 女士詳細介紹了新的創新類別,這些類別旨在更廣泛地表彰室內設計中的才華與創造力。她興奮地表示,這些變化不僅能表彰已獲得成就的設計師,還將為新興設計人才提供更多機會,展示他們的卓越作品。這一前瞻性舉措旨在激勵新一代設計師,並提升行業卓越標準。隨後,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正式啓動,象徵著獎項註冊流程將在2025年1月開啓。

我們還榮幸邀請到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的鉑金贊助商—— Daikin和圖森 (Tucson) 的代表,他們表達了對該活動的支持以及對行業中傑出成就表彰的重要性。Daikin是全球暖通空調及制冷(HVAC&R)行業的領軍企業,年銷售額超過290億美元,業務覆蓋從住宅到商業及工業的各個市場,全球擁有近350家子公司。Daikin利用其環保技術,生產並銷售最先進的空調產品和服務,客戶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作為行業領導者,Daikin通過其全球總部設在大阪,憑借創新的商業戰略和技術突破,引領行業實現可持續的舒適空氣解決方案。

浙江圖森定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高品質、個性化家裝木作定制和家居空間打造。以“成就人們對美好家居生活的嚮往”為使命,是有品味、有追求的人士的選擇。2017年成立子公司-浙江卓然傢具有限公司,運營進口品牌傢具和國產系列傢具。走向大傢具時代。品牌“圖森”,在高定傢具領域,擁有行業內卓越產品結構研發、色彩美學和技術深化、精細化生產和工程服務的團隊,立志打造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高定傢具品牌。
   

02未來設計_800.jpg

此外,這次預覽的亮點之一是來自SPARK的Jessica Leong女士的演講。她代表了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3零售空間類別銀獎的獲獎項目GriD,分享了他們成功背後的見解、經驗和創造之旅。
   

03未來設計_800.jpg

除了啓動儀式之外,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在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的另一大亮點是亞太區批判與適應性區域主義(CARA)展覽。此倡議旨在將區域文化融入當代設計,鼓勵設計師深入理解並融合亞太文化於他們的作品中。它推動設計師重視文化差異和地方語境,從而創作出既能應對全球挑戰又忠於區域身份的項目。展覽展示了來自亞太地區14個國家的42位設計師的創新項目和獨特見解,彰顯了該地區設計實踐的豐富多樣性。亞太區批判與適應性區域主義(CARA)展覽得到了Marano Furniture的大力支持,進一步推動了文化與設計的深度融合。

04未來設計_800.jpg

05未來設計_800.jpg

06未來設計_800.jpg

07未來設計_800.jpg

王勝傑教授 (Prof. Keat Ong) 表示:“長期以來,亞洲的設計和設計師在全球舞台上受到嚴重低估,且代表性不足。亞太地區蘊藏著眾多“臥虎藏龍”的世界級人才,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秉持著責任感與熱情,致力於向世界展示這些傑出的設計才華!”

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在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的參與標誌著亞太地區室內設計行業演變的關鍵時刻。通過促進合作、贊頌創造力並認可多樣化的設計人才,本次活動不僅展示了創新設計,也為行業的包容性和活力未來奠定了基礎。展望未來,活動期間提出的倡議和建立的聯繫將繼續激勵行業發展,並不斷提升室內設計的標準。

對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有興趣者可點擊這裡,通過我們的網站註冊。
有關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APSDA Awards 2025)更多信息,請瀏覽我們的
網站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加坡——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將在2024年9月26日至28日於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舉辦的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上帶來重大影響。今年,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將在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上揭幕一系列激動人心的活動和展覽,展示亞太地區室內設計的未來,重點包括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新加坡推廣啓動儀式、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預覽以及亞太區批判與適應性區域主義(CARA)展覽的首次亮相。

創新、慶祝、啓發: 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 (APSDA) 即將

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新加坡推廣啓動及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預覽

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將在今年的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上舉辦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新加坡推廣啓動儀式和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預覽。活動將於9月27日,下午3時25分(GMT+8)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地下二層舉行。

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是亞太地區室內設計行業最重要的舉措之一,旨在提升該地區的室內設計和專業標準。申請現已向A組(擁有統一認證系統的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 (APSDA) 成員經濟體)和B組(無統一認證系統的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 (APSDA) 成員經濟體)的成員開放。此次推廣啓動將介紹認證流程,為有意參與者提供關鍵信息。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作為亞太地區室內設計領域的頂級榮譽之一,將在現有《年度項目》和《年度人物》類別的基礎上,推出全新類別和更新的評審標準。《年度項目》子類別中項目- “住宅” 將根據規模進一步分類。此外,新設的《各國/區域最佳項目》和《年度室內產品》類別,將擴大對在該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認可範圍。

作為預覽的一部分,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大獎2023年度項目獎零售空間類別的銀獎得主也將登台分享他們的經驗和獲獎項目背後的故事,為如何在這項享有盛譽的區域競賽中脫穎而出提供寶貴見解。

創新、慶祝、啓發: 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 (APSDA) 即將

亞太區批判與適應性區域主義(CARA)展覽

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在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上最具亮點的展覽之一是亞太區批判與適應性區域主義(CARA)展覽,展區位於E廳1F30展位,從9月26日至28日持續舉行,展示來自亞太地區42位頂尖室內設計師的開創性項目和見解。

亞太區批判與適應性區域主義(CARA)是一項獨特的項目,旨在將區域文化融入當代設計,鼓勵深入理解和融入亞太文化的設計作品。參觀者將有機會深入瞭解各地區設計師如何融合文化特色與本地語境,打造出既應對全球挑戰又體現區域特色的設計作品。此次展覽由以為國際奢侈品牌創造高品質傢具聞名的Marano Furniture鼎力支持。自2019年成立以來,Marano一直與亞太地區知名設計師合作,策劃創新的主題設計,喚起內在的高貴感。他們對工藝和藝術願景的承諾為展覽中文化融合的設計探索增添了豐富內涵。

除了這些重要的亮點外,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還將在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期間展示一系列的宣傳展板,具體包括:
1. 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
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倡議和申請流程的展板。有意者還可在展位直接提交申請。

2.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
展示2023年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大獎年度項目類別的7位金獎得主、年度人物類別的4位獲獎者及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的相關信息。

3. 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歷史展板:
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歷史的預覽,展示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歷年來的歷程及其成員的貢獻。這是該項目首次向公眾展示,更多內容將在即將出版的刊物中揭曉。

這些展板將在整個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期間展出。每個展板都為其相關領域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幫助參觀者更深入地瞭解該組織對室內設計行業的貢獻。

在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上,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推廣啓動、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和亞太區批判與適應性區域主義(CARA)展覽將展示室內設計領域的創新進展。這些活動不僅將展示該行業的頂尖人才,還將促進文化融合,提升亞太地區的專業標準。我們歡迎所有室內建築 師與室內設計師與我們一起參加 FIND Design Fair Asia 2024,以親身見證設計卓越新基準的揭幕,並與正在塑造室內設計未來的活躍社區互動!

 

對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系統(AP-ID-AP)有興趣者可點擊這裡,通過我們的網站註冊。
有關亞太空間設計大獎2025(APSDA Awards 2025)更多信息,請瀏覽我們的網站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啟本次設計的起因是業主與設計師相互契合的品味。由於業主喜好簡約的設計,而在閱覽過歐德系統傢俱團隊謝美香設計師的作品集後,看中其現代風的設計形式,因此便決定將此次的住宅規劃委託給她。「設計的根本是人性。」這句話是謝設計尤為講究的事情。相較於制式化的安排、過度強烈的空間形象塑造,以人為本的設計才是能真正符合業主需求,且即便過了幾十年也仍會感到舒適的生活空間。為此,本案規劃著重將空間回歸使用者本身,從改變格局、擴大活動場域的尺度,到配置恰到好處的系統櫃、預留日後的使用空間,設計師致力於為業主一家創造愜意生活的幸福居所。

SPACE NOTES
建築形式 // 新成屋
空間坪數 // 34坪
空間格局 // 4房2廳
主要建材 // 歐德系統櫃、司曼特漆、Dulux得利塗料、玻璃、鐵件屏風

打造簡約樂齡宅 享受無壓慢活日常│歐德傢俱

重整格局 開闊使用空間

本案作為業主的退休宅,為給予其舒適、寬敞的居住體驗,設計師重新調整了空間佈局。從微縮兒子房增加玄關鞋櫃的深度,到更改廚房出入位置騰出儲物空間,再到縮減書房用地擴大主臥範圍,設計師針對業主一家的需求擘劃出合宜生活場景。

步入室內,玄關與客廳之間設有一道長虹玻璃屏風,可化解穿堂煞的風水疑慮。另外,為改善原先鞋櫃深度較淺、存放空間不足的問題,設計師特意加深了鞋櫃尺度,以提供全家人充裕的鞋子收納量。向內走去,考量到日後業主的長輩入住的可能,設計師將原先的隔間牆進行調整,並規劃出無障礙通道,以因應年長者乘坐輪椅行動所需的使用空間。

打造簡約樂齡宅 享受無壓慢活日常│歐德傢俱

打造簡約樂齡宅 享受無壓慢活日常│歐德傢俱

調和空間畫面 創造視覺和諧

依循業主的喜好,全屋是採黑白灰色調作為空間主軸。而在冷色的空間基調上,設計師巧妙導入圓弧的天花板與鐵件屏風等設計,以此消弭場域生硬、冷冽的感覺。同時,業主亦是參考設計師給予的建議挑選傢俱軟件,此舉可讓居所的風格更為和諧一致。

整體以簡潔俐落的形式進行佈局,透過恰到好處的色彩、質地、線條與櫃體配置,能使空間畫面顯得純粹又耐看。其一在玄關、客廳、餐廳、次臥的櫃體和主臥的床頭背牆選用相同紋理的系統板材,讓每個場域相互呼應。其二採用隱藏門設計,將兒子房的出入口藏匿於沙發背牆中。其三使用白色門板作為儲藏室的隔間設計,讓門片與牆面融為一體,在空間裡不顯突兀。其四配置白色衣櫃與床頭背牆對望,清淺的色彩應用可避免喧賓奪主,同時一字型把手的設計還能強調線條感。

打造簡約樂齡宅 享受無壓慢活日常│歐德傢俱

打造簡約樂齡宅 享受無壓慢活日常│歐德傢俱

打造簡約樂齡宅 享受無壓慢活日常│歐德傢俱

整合與留白 將空間還給居者

「以人為本,將生活空間還給居者。」是本次的設計宗旨。為避免居者因過多的櫃體設置而感到場域侷促、壓迫,設計師除了採平面的洞洞板配置之外,還有將收納櫃與牆面切齊,藉此既能維持空間尺度又能兼具機能。而考量到業主擁有大量的收藏品,設計師特意於客廳、書房裝設了LED燈櫃,從而提供精緻的展示空間。另外,於書房櫃體旁留設空白區域,以因應日後業主擺放升降書桌的需求。

打造簡約樂齡宅 享受無壓慢活日常│歐德傢俱
 

打造簡約樂齡宅 享受無壓慢活日常│歐德傢俱

歐德系統傢俱 
台北中山店設計師 謝美香
電話:02-2883-1108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505巷2號
免費服務電話:0800-033-988
歐德集團官網:www.order.com.tw


 

 



圖片暨資料提供:歐德集團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02) 2571-2565
行動電話:0911-225-488 (蘭先生)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居於庸庸碌碌的都市,總會讓生活日感疲憊──本案屋主在多年前便購入這位處溫泉區的小宅,盼有一處讓家人能在休假時放慢步調、靜謐愜意的歇腳處。 

800_凝結記憶01.jpg

依循屋主所偏好的旅居期待,未秧設計黃芷筠設計師以質感簡約作為設計主軸,且一併將空間永續考量在內。因此全室地坪不採門檻及高低差分界,並將沉穩細緻及俐落快活挹注進廳室之間,讓一股現代風韻層疊而敘,致力打造出自在無礙的全齡通用宅,使生活及旅行體驗即便位處異地,也能感受到相同的雋永回憶。 

綿延深邃 大器相迎

甫入玄關,連貫起了公私領域的廊道空間便映入眼簾,考量到這一空間並非作為久居場所而規劃,整體設計面以如同飯店套房的形式規劃,將氛圍焦點著重在於機能十足的舒適體驗上。

800_凝結記憶02.jpg

玄關門後的廚房與衛浴區,以帶有深邃色調的地坪材質劃出相同情緒。

順應騰出的餐廚具空間,玄關一側規劃了懸空穿鞋椅,一次滿足穿脫鞋的便利與收納需求,天花處則透過簡約的鐵件吊桿方便外套衣物的收納。

廚房流理臺下方空間也改用作於小型冰箱之用,靈活應變的規劃強化了整體機能性,因應一家人旅行度假的多樣簡易需求。

800_凝結記憶03.jpg

鑒於自然採光在原先格局上較不易涵蓋到玄關區,設計師便採用了半開放式的概念來規劃衛浴區,讓光線得以延伸到內部的餐廚玄關區。並透過帶有古銅鍍鈦襯搭的胡桃木拉門、淨白大理石薄磚圍塑出一股優雅低奢,使旅途的舟車勞頓得以隨層次淡去。

800_凝結記憶04.jpg

800_凝結記憶05.jpg

虛實相映 弧型語彙述溫情

依循連袂全室的灰色調藝術漆牆入內,胡桃色人字拼井然有序,砌起了客廳至臥房的溫潤感受,亦藉此延伸空間感。考量到長型格局的特性,適當導入弧形斜角修飾客廳天花,且運用燈帶特性,消弭結構樑的壓迫感也柔化視覺銳角。 

800_凝結記憶06.jpg

800_凝結記憶07.jpg

窗邊的嵌燈與朝陽相疊交會,營造別具溫度的框景。

在格局應用上,設計師透過窗簾導軌為客廳創造獨立隔間的機能彈性,讓拉上布簾後的客廳沙發區,頓時成為能休憩舒眠且隱密的次臥空間。

公私場域處處相映成趣,其空間界定採用和衛浴相同的胡桃木拉門,使視覺維持一致不至於凌亂。

800_凝結記憶08.jpg

臥房承襲公領域的簡練調性,在床尾設計鏤空衣櫃與自其中延伸而出的一體成型書桌,彰顯現代風十足的簡約美學,也滿足家人在旅行期間偶有需要書寫作業的需求,書桌上方的樑柱規劃了由鐵件線條構成的簡約燈飾,與玄關的衣物吊桿形成格局頭尾呼應的視覺設計。

800_凝結記憶09.jpg

800_凝結記憶10.jpg

設計師同樣運用弧形元素,化解臥房床頭上方的樑柱壓迫感,並藉床頭封板消弭風水及感官上的疑慮,讓全室白皙與地坪暖意沉澱一日疲倦。

800_凝結記憶11.jpg

 

 

圖片暨資料提供:未秧設計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02) 2571-2565
行動電話:0911-225-488 (蘭先生)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次設計的開端是因舊客戶的信賴而展開。本案業主是由舊客戶介紹而來,他相信經由歐德系統傢俱團隊的擘劃,能再次打造出令人安心、滿意的住所。本案規劃從客變階段起始,經過張鈞瑋設計師與業主多次討論後,了解女主人對法式浪漫的嚮往、男主人對實用機能的追求,以及家中四位成員對互動交流、收納、活動空間的企盼。為滿足全家人的期待,設計師分別採用了紋理獨特的白色木紋板、顏色柔和的彩色漆料、形式多變的櫃體與通透的隔間等設計。藉此,在坪數有限的場域中,形塑出視覺層次豐富、收納機能充足、空間尺度寬敞的居所環境,為業主一家帶來舒適美好的生活體驗。

SPACE NOTES
建築形式:新成屋
空間坪數:24 坪
空間格局:4 房2廳
主要建材:歐德系統傢俱、木皮板、烤漆玻璃、乳膠漆

Pastel Shades 浪漫情懷 童真逸趣〡歐德傢俱

多樣化的機能配置 優化生活品質

甫入落塵區,除了配置基本的鞋櫃之外,也於另一側裝設洞洞板門片。該門片不僅能將住宅原有的電箱遮蔽,維持空間畫面的簡潔度,還能提供居者吊掛物件的使用機能。向內走去,延續洞洞板的應用並搭配內凹的櫃體設計,以此增加視覺層次的同時,也能擺放下男主人喜愛的單車,使其不只擁有收納功能,還可具備裝飾效果。

來到公領域,設計師採用開放式的格局規劃整合客、餐廳,以擴展空間尺度和活動範圍,讓一家四口得以毫無阻礙地悠遊在場域之中。另外,為提高一家人的互動交流,特意將客廳和書房之間的實體隔牆挖空,並增設折疊式百葉窗,以提供兩區的互通性。其中,為避免牆體挖空影響到房屋的穩定性,便針對該牆面進行重整,加強結構,以維持住宅的使用安全。 

Pastel Shades 浪漫情懷 童真逸趣〡歐德傢俱

Pastel Shades 浪漫情懷 童真逸趣〡歐德傢俱

此外,考量到業主需存放大型家電、生活用品等收納需求,本案有配置多個儲物空間,為避免過多的收納櫃致使空間顯得壓迫,打造出多樣化的收納形式,以維持場域的寬敞通透。首先,客廳採用洞洞板、實木櫃、層板和玻璃展示櫃進行配置,搭配LED線燈穿梭其中,既能消弭櫃體與樑體產生的壓迫感,又能滿足男主人對燈光氛圍的追求。接著,沙發背牆有設置一方嵌櫃,可供居者擺設招財物件,滿足其對於風水或作為端景的需求。

再者,在餐廳一側增設餐邊櫃,可讓居者將部分廚具移至此區,以彌補原廚房空間不足的問題。其中,餐邊櫃亦有兼具汙衣櫃的功能,於櫃體旁開一小口,讓孩子一回家便可直接將髒衣服置放於此。另外,書房臥榻區導入上掀式與抽屜式櫃體設計,可增加使用的多元性。最後,每間臥房皆有依據不同家庭成員的習慣,配置出相應的收納櫃類型,以達到最佳的使用效益。

Pastel Shades 浪漫情懷 童真逸趣〡歐德傢俱

跳脫傳統法式美學 挹注柔和底蘊

鑒於女主人喜愛浪漫的法式風格,但又不希望與他人相同,因此本案便以白色木紋及柔和的跳色配置點綴空間,藉此跳脫法式風格常見的純白空間設定。同時,導入些許的鄉村風元素和恰到好處的線板設計,滿足女主人嚮往的異國浪漫風情。

帶有層次的板材紋理和清淺的跳色配置,除了能實現女主人的期待之外,亦能消弭空間的冷硬感。從客廳的櫻花粉、廚房的淡藍、主臥的杏色、男孩房的天空藍到女孩房的三色背牆等用色計畫,不僅能為空間增添光彩與層次,還能為每位家庭成員打造專屬的個性化空間。

Pastel Shades 浪漫情懷 童真逸趣〡歐德傢俱

Pastel Shades 浪漫情懷 童真逸趣〡歐德傢俱

 

Pastel Shades 浪漫情懷 童真逸趣〡歐德傢俱  

   
歐德系統傢俱
苗栗竹南店設計師 張鈞瑋
電話:037-483-838
地址:苗栗縣竹南鎮環市路三段98號
免費服務電話:0800-033-988
歐德集團官網:www.order.com.tw

 


 

 



資料暨圖片出自 DECO TV 官網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02) 2571-2565
行動電話:0911-225-488 (蘭先生)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年,元衡設計的朱妤榆總監首次挑戰Muse Design Awards之軟裝類項目,便一舉奪得兩項軟裝類金獎的殊榮。鑒於對這位軟裝大師的好奇,因此設計盒子DESIGN BOX便決定驅車前往元衡設計,拜訪此次斬獲雙金的軟裝大師——朱妤榆總監。帶著滿心的期待與好奇心,聆聽朱總監分享從事空間設計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巧妙運用軟裝配置玩轉空間,最終成為硬裝、軟裝皆全能的設計大師。

 

前言

元衡設計——朱妤榆總監,曾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義大利A’Design Award、美國MUSE、美國TITAN、法國NDA等等,逐步奠定了自身在設計界中的地位。朱總監在西元一九九二年之時,年僅十三歲的她就已立志要做室內設計;而在西元二零零七年之際,僅有四年兩間公司工作經歷的她,為人生增添一重大的轉折點,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元衡設計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元衡」取自《易經》乾卦的「元亨利貞」,因其蘊含著宇宙、大自然及我們老祖宗的智慧。以「元」象徵創新、「衡」是期許能在每個事物中取得平衡之美,呼應了公司對於「軟裝」與「空間」的設計概念。
在朱總監的諸多設計作品中,她從不侷限任何風格,以妥善的格局規劃、恰到好處的軟裝配置,打造出多元且和諧的空間樣貌,而「靈活多變」即是她獨有的設計之道。

 

設計之路的契機與轉折

契機來自某次拜訪了親戚新家,年僅十三歲的朱妤榆總監便定下了自己未來道路的方向。那時朱總監所拜訪的新家,是由親戚的姻親長輩親自規劃設計的,其長輩本身為日本籍的建築師,打造出了當時見所未見的精緻住宅空間,在居所空間設計的風氣尚未普及的台灣,那著實驚艷了年少時的朱妤榆,而這一契機也造就了日後獲獎無數的朱總監。

 

Q:請問您依靠的是何種信念,才能始終堅持要成為室內設計師的夢想至今的呢?是否有碰到影響自己的因素呢?
A:當然有啦!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中,也有覺得建築類、景觀類等只要跟空間有關的我都有興趣,老實講我那時原本想讀建築系。

也許是命運自有安排吧,學生時期的朱總監,在文組與理組之間兜兜轉轉,在建築系與室內設計系之間轉換,然而在高三時,多了一門空間設計系,比之前兩門科系更為吸引朱總監。即便當時朱總監的組別,與該課系要求的理組不符合,但朱總監仍憑藉著自身的堅持與毅力,準備了多達八十餘件的設計作品,用誠意打動了指導老師和大學教授,最終以第一名的優秀甄試名次就讀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朱總監笑言她當時並沒有學過繪畫,所以並不擅長繪畫設計圖,但許是天份使然,自身對空間概念擁有高度的敏銳度。譬如將平面轉換成立體空間的過程,相較於一般人會感到困擾,朱總監則是能想像空間的每一個面組合後的樣貌。

 

Q:請問您在設計的求學之路,是否曾遇過困難呢?
朱總監稱道即便進到了夢寐以求的科系就讀,但實際的課程內容卻依舊是以傳統的建築為主,僅有鮮少的室內設計類課程。這讓朱總監在離開校園後,還是決定從事以室內設計為主的行業。
舉凡是與室內設計有所交集的事物,朱總監總是表露出無比的興趣,其中亦包含了景觀、照明等領域。受當時大學教授的引薦,她因此和國際照明大師——周鍊老師結下一段緣。當時的朱總監甚至為了周鍊老師那少有的演講會,每年總有數十小時的時間,是花在從彰化往返新竹的摩托車交通上,但她樂此不疲!而演講會的參與者中不乏有諸多建案老闆、設計師新星,這讓當時還僅是大學生的朱總監格外受到周老師的注目,或許正是這份熱情與堅持,開啟了兩人日後亦師亦友的情誼。

 

創立公司的起承轉合

在設立「元衡」以前,朱妤榆總監僅有兩間公司的工作經驗。第一間公司為專做「古典風格」的豪宅設計案,講求對古典風華的高度敏銳。可對當時還尚年輕的朱總監來說,古典線板顯然是單調且陌生的領域。即使起初過程艱辛,不過隨著兩年的歷練,朱總監補足了自己原先不熟悉的風格,懂得如何運用古典的線條美來增添自身設計的廣面及深度。第二間公司則主要做「接待中心樣品屋」,在這份工作中,朱總監無時無刻展露她對設計的天賦。在緊湊的工作節奏中,努力地完成一件又一件設計案。在各個迥然不同的設計個案中,朱總監逐漸為自己的本領打下深厚的基礎。短短兩年的磨練便濃縮了常人六年的歷練。

 

朱總監在那段四年的工作歲月中,曾多次與周鍊老師暢談過關於工作的辛勞,周老師亦曾在那時向她拋出橄欖枝——詢問朱總監是否有意到他位於美國紐約的事務所工作。這一夢寐以求的機會,卻礙於當時的諸多難處,其中對於那時僅領上班族固定薪水的朱總監而言,海外生活的資金儼然成為最大阻礙。那一刻開始,她「創業」的想法便就此在心中埋下了種子。
同時間工作量、壓力逐日倍增的情況下,當時的朱總監意識到自己的身心生病了,正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於是她告訴自己必須要先停下來,果斷選擇停下當時第二間公司的工作。

 

在那段有些迷惘的休憩期間,一件設計規劃案適逢其會地到來,朱總監便順勢地接下了這件個人委託。本意原是為了攢取足夠的資金後出國學習,殊不知最後順水推舟地開設了自己的公司「元衡」。
從起初僅是為了攢取足夠的資金而創立公司,沒想到「開門容易,關門難」,收穫了客戶滿滿的好評,而一做就做到了現在。

 

曾有廠商向她說:「想出來開公司的設計師很多,但就他看過的十間公司裡,有一間能持續經營下去就很不錯了! 」所以當時的廠商覺得朱總監十分厲害、很有本事。現在的朱總監回頭想想,或許也是因為那段長達四年的高強度工作環境,造就了她順利的創業與最後的成功。

 

天馬行空造就無與倫比的設計

朱總監:我常常碰到當我畫出設計圖時,但不知道該用什麼工法將我想像中的物件做出來,不過我始終秉持著一個信念「只要想得出來,就一定做得出來」。

朱總監笑稱自己是個很愛幻想的人,原本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後來恰巧滿足了做設計的需求。她利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創作出常人所意想不到的設計,尤其對於軟裝造型的想法,更是獨具匠心。
曾有工班師傅這樣形容朱總監的設計,「那看起來特別難做的設計,一定是朱總監設計的。」雖然前置作業較困難,但最後若能呈現出獨一無二的空間樣貌,一切就值得了。

 

如何將軟裝與空間完美結合

一個真正完美的空間,不僅是依靠硬裝的格局規劃,且每個軟裝細節亦都需要被設計。鑑於常見的設計公司的工作流程,是在設計師完成空間設計後,再發給發給別的軟裝公司,將他們現有的軟件放進空間當中,那就極度可能會發生現有的軟裝不符合空間調性的情形;而「元衡」朱妤榆總監則是在設計主體空間的同時,亦將軟裝的設計構思出來,並且與她的姊姊——朱宜虹家飾師說明案件的空間調性,讓她加以搭配,所以當在設計空間之時,軟裝亦已經被設計至空間中,因此最終才能鑄就出多變且和諧的空間樣貌。

 

獨具匠心的軟裝玩轉空間

不論是商空或是住宅,透過妥善的格局規劃,結合巧妙構思的軟裝配置,孕育出層次多變的空間表情。

 

二十世紀福斯影視

由於前身為電影公司,因此採用電影的相關元素做設計亮點,例如:膠卷、場記板等等。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01.jpeg

 

廣生堂

業主公司為做了二十幾年零負評的燕窩品牌。以白色基底象徵燕子生長的純淨環境,並訂製一個燕窩造型的吊燈作裝飾,搭配些許鳥兒垂墜於天花板,呈現倦鳥歸巢的意象。鑑於此設計案為該公司的生技總部,因此導入一些哥德式教堂的元素,增添它的華麗與神聖感。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02.jpeg

 

7 SENSES

此案採用工業風格,並在燈管上放入小巧思,在燈管的兩側並列磨砂壓克力管,以及噴漆過的水管,讓看似相同的造型做出層次變化。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03.jpeg

 

柏泰園

設計大型電動旋轉門,利用門片分隔出兩種別樣的空間樣貌,一為中式風格、另一為燈光獨特變幻的空間特色。採用雷射切割書寫出一面金剛經牆面,並請鑄鐵藝術家利用陰刻、陽刻的手法標出經文的重點而形成亮點。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04.jpeg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05.jpeg

 

Double Red Cafe

天花板中垂掛的大型鈴鐺燈,是本案最大的亮點,亦是工程難度很高的軟裝擺件。經過百般尋覓,找到台灣鐵件藝術家先雕鑄鈴鐺外殼,並結合朱總監訂製內部的水晶燈,共同打造而成。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06.jpeg

 

成億壁紙

此案為該品牌在南崁特力屋的展示中心,整體內部空間皆採用該公司的壁紙進行鋪陳、搭配,包括地面上一黑一白交錯的線。其中擺設的孔雀擺飾,則是呼應該品牌最出名的孔雀羽毛壁紙。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07.jpeg

 

高雄鼎極 陳公館

業主希望整體的視覺清爽,並夾帶變化的空間樣貌。電視牆的櫃體把手,以獨特的鳥嘴造型呈現。門片的部份,特地採用遊艇烤漆,讓其更漂亮精美。藍紫色地毯上的北極熊,由朱宜虹家飾師親自繪製後訂製而出。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08.jpeg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09.jpeg

 

吉美君品

此案為接待中心規劃一案,朱總監於吧台處設計了如同鑽石般的切割面造型,結合燈光映出,十分精美、獨特!設置了從義大利米蘭傢俱展帶回的發光樹。特地找藝術家為一面牆創作街頭塗鴉,增添趣味性。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10.jpeg

 

昇陽田田

朱總監特地設計出一面牆,牆面由酒箱、酒標鋪設而成。天花板採用舊的鐵道枕木作裝飾。共同營造出「義大利 托斯卡尼」的莊園氛圍。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11.jpeg

 

甲子園

此案採以五行系統中相生相息的概念,衍伸至空間中相應的色彩、方位、材質等。

獨具匠心的軟裝設計12.jpeg

 


完美的空間,是大家共同鑄就而成的

真正完美的空間,是結合了業主、設計師、工班師傅等共同的努力,才能創造出最理想的空間。
「以人為本」是朱總監秉持的信念,先以業主的需求、風格作為基底,而後再於其中加以規劃、做出層次變化。有時朱總監會與業主討論使用的材質,或讓業主自行挑選,這樣一來既能讓業主有參與感,且最終呈現的空間樣貌也會讓彼此都滿意。
朱妤榆總監不僅善於空間設計,更是軟裝設計的佼佼者。對她而言,在設計空間時,軟裝設計便會一同思考進去,最終鑄就出靈活、多元且獨特的空間樣貌。

 

結語

所謂藝術便是匯集諸如色彩、透視構圖、意涵象徵等元素,再由藝術家從中拿捏各元素間的平衡點,最終將其化作傳達自身思想與情懷的橋樑。乍看之下,空間設計的過程與藝術,兩者並無異,然而前者跳脫了藝術那抽象面的思路,選擇將更為物質性的元素融入行為當中。將屋宅借代為畫作,設計師透過硬裝與軟裝的比例、搭配來引導不同作品的風格走向,賦予它們近乎藝術品般的氣韻。如何在各個不同的空間中,築構出最貼近業主理想風貌的設計,則考驗著每一位空間設計師的眼光與品味。而這高度要求思維必須靈活多變的過程,正是朱妤榆總監與生俱來的專長,透過妥當合宜地保留空間,搭配亮眼的軟裝配置及藝術家作品,打造出蘊含層次且多元多變的空間,也成為她長年廣受業主好評與斬獲諸多國際獎項的緣故。

 

 

 

 

資料暨圖片出自 DESIGN BOX 官網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02) 2571-2565
行動電話:0911-225-488 (蘭先生)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澳門報導】
新濠影滙地理位置優越,坐落於路氹城的心臟地段,毗鄰蓮花大橋出入境檢查站及直駁輕軌系統。新濠影滙滙聚精彩刺激的娛樂設施,為旅客提供不同風格的住宿體驗、亞洲及國際佳餚、品牌零售購物,以及富時代氣息的大型娛樂場。

這個以荷里活電影為主題的度假村為亞洲帶來嶄新的精彩娛樂,為路氹城及澳門的娛樂體驗賦予全新定義,是區內不容錯過的新世代休閒娛樂勝地。新濠影滙提供令人意想不到的國際級多元現代休閒及生活體驗,包括:

娛樂設施:坐落於澳門路氹城的新濠影滙是一個以電影為主題的全新綜合度假村,擁有多個創新的世界級娛樂設施,當中包括:

• 新濠影滙水上樂園 – 澳門全新全天候水上樂園, 佔地約26,000 平方米,設有 25 個遊樂熱點,橫跨戶外及室內兩大水上活動園區,為男女老幼提供緊張和歡樂的水上玩樂體驗。 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新濠影滙水上樂園定必會為賓客提供難忘且充滿樂趣的一天。新濠為了迎接夏日,今年特定於今年4月27日重新開放,邀請一眾賓客同來場進行下水禮,門票及套票詳情如下:

新濠影滙水上樂園門票_800.jpg

*條款及細則適用,欲了解有關詳情或購買門票,歡迎瀏覽:
https://www.studiocity-macau.com/tc/entertainment/waterpark

800_新濠影匯水上樂園室內設施(圖2).jpg

新濠影匯水上樂園室內設施

800_新濠影匯水上樂園室內設施(圖1).jpg 
新濠影匯水上樂園室內設施

 

• 影滙之星 – 這全球最高的「8」字形摩天輪已成為新濠影滙以及澳門的新地標。「影滙之星」高懸130米,聳立於新濠影滙兩棟充滿藝術風格的酒店大樓之間。

800_新濠影匯「8」字形摩天輪.jpg

新濠影匯8字形摩天輪

 

• 滿紛樂園 –「滿紛樂園」佔地四層共 29,600 平方呎,設有五大主題遊樂區,包括海底、山岩、叢林、太空站和外太空五區。不同年齡層的旅客都可以在此盡情探索多元玩樂體驗,是家庭享樂的最佳遊玩勝地。

800_新濠影匯滿紛樂園(圖1).jpg

新濠影匯滿紛樂園

800_新濠影匯滿紛樂園(圖2).jpg 
新濠影匯滿紛樂園

 

• 傳奇英雄科技城 – 全澳最大的高科技電子體育娛樂主題樂園,它樂園結合頂尖虛擬技術和物理現實世界,為玩家帶來無與倫比、如同身歷其境的娛樂體驗。在這裡,玩家能體驗到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移動追踪、映射投影、4D超立體巨幕、電玩、網吧,體育娛樂等等,已超過60多款遊戲。

• 新濠影滙綜藝館 – 設有5,000個座位的多用途綜藝館配備頂尖的配套設施,可舉行演唱會、舞台劇、體育活動以至頒獎典禮及其他特別活動。

*住宿:新濠影滙「巨星滙」及「明星滙」合共提供1,600間客房,一應俱全的設施全面滿足訪澳旅客。「巨星滙」為旅客提供尊尚豪華的設施和服務,自2018年起連續獲《富比士旅遊指南》五星評級。設計富裝飾派藝術風格的新濠影滙酒店,提供極盡奢華的住宿體驗,讓旅客盡享賓至如歸的星級酒店禮遇。

新濠影滙「映星滙」於2023年4月開幕,設有338間尊貴客房和套房,酒店外觀設計由享譽國際札哈·哈蒂建築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操刀設計,而室內設計均由著名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負責,完美貫徹新濠影滙以「裝飾藝術」的豐富細節、大膽幾何形狀和精湛工藝作現代詮釋,致力透過高性能的建築結構及高效能的服務與系統降低能源需求。項目更獲頒英國建築研究院環境評估方法 (BREEAM) 大獎中的「亞洲區大獎」,在可持續建築設計、發展和管理領域上所作的努力得到充分肯定。

澳門新濠影滙W酒店於2023年9月開幕,酒店外觀由世界知名的札哈·哈蒂建築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設計,室内設計的靈感則源自50年代在澳門拍攝的荷里活電影,精心融合了豐富的細節、大膽的幾何圖形,以及象徵澳門中西交融文化、歷史和自然美學的當代風格,讓賓客可在這個充滿主題的環境中探索、揭示和詮釋澳門的獨特文化。

*美食:新濠影滙擁有多家國際級的食府、咖啡廳店、休閒食店及酒廊,近30家食府分佈於新濠影滙的不同角落,當中包括正宗粵式、中國北方、東南亞、日式、意大利、環球及澳門的美饌佳餚。新濠影滙呈獻非凡星級餐飲體驗,滙聚多家著名特色餐廳,包括米其林一星粵菜食府「玥龍軒」。

*購物:新濠影滙購物大道位於亞洲娛樂總滙新濠影滙內,為旅客帶來獨一無二的購物體驗。新濠影滙購物大道與亞洲其他購物項目迥然不同,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活力和驚喜,令旅客恍如置身紐約、荷里活等購物及娛樂地標。

*會展活動:新濠影滙提供逾4,000平方米、配置靈活的室內活動空間,適合會議及活動策劃人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由私人宴會以至國際會議,客人均能因應所選之主題度身訂造最合適的活動配套。新濠影滙設有一個面積約1,820平方米的大宴會廳,可舉辦為1,200人而設的宴會及容納超過1,500人的酒會。此大宴會廳亦可配置成最多三個獨立宴會廳。新濠影滙亦設有八個獨立會議廳可供會議及休息之用,並設有寬敞的接待區域。多間會議廳均設有私人室外露天平台,供賓客享用午餐及茶歇。

有關新濠影滙的資料,歡迎瀏覽 www.studiocity-macau.com/tc/

 

 

 

 

 

資料暨圖片出自 DECO TV 官網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02) 2571-2565
行動電話:0911-225-488 (蘭先生)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