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渡念之所,佛光映現

本案融合佛教美學與現代空間語彙,藉由材質鋪陳、光影層次與動線安排,形塑一處靜謐而具精神性的殯葬場域。金黃色系主調象徵佛光普照,搭配弧形天花與間接照明,映照對亡者的慈悲接引,也陪伴生者穩步走過哀慟歷程。設計團隊以溫潤語感鋪設場域氛圍,展現對生命無常的理解與尊重,並回應當代對於身心安頓的深層需求。整體呼應遇見設計在新北室內設計推薦與新北室內設計領域的實績,並於老屋裝修與中古屋翻修中展現空間整合實力,延續其於台北室內裝潢與商空設計上的深厚經驗,為宗教空間注入人文與建築並進的全新想像。

板橋靈堂01-.jpg
⧉ CASE DATA ⧉
房屋坪數:
設計風格:
房屋狀況:

 

 

 

 

 

 

 

 

 

 

空間佈局——禮序鋪展,步入佛域

●動線遞進:動線自接待區逐步引導至主祀佛堂,採前寬後深配置,營造儀式遞進的空間節奏。
●視線延續:以弧形天花與無銳角牆面搭配線性光源,串聯視覺動線,讓場域自然過渡。
●節奏鋪陳:依空間機能調整天花高度與光源明暗,透過動靜對比,引導情緒由外向內沈澱。

板橋靈堂02-.jpg

板橋靈堂03-.jpg

板橋靈堂04-.jpg

 

材質搭配——金石相映,靜述佛意

●金屬鋪陳:主牆以鍍鈦金屬與金箔構成,佛像覆以金漆,映照佛光灑落的寧靜氛圍。
●石木交織:地坪採石塑幾何拼貼,融合大理石紋與暖灰磚;壁面搭配金屬飾板、實木線條與書法掛畫,層次分明且調性協調。
●造型轉譯:柱體以仿石塗料包覆,櫃台採圓角設計,搭配人造石面與內嵌燈條,展現莊嚴與親和氛圍。

板橋靈堂05-.jpg

板橋靈堂06-.jpg

 

光影設計——念行有願,佛心灑落

●觀音洗光:壁畫兩側隱藏洗牆燈,3000K暖光勾勒輪廓,營造柔和與安定的空間表情。
●佛像光圈:主牆設雙層嵌燈,採 2700K 暖白光包覆佛像背板,營造內斂慈祥的氛圍。
●燈光統整:使用高演色 LED,結合磁吸軌道與嵌燈系統,強化整體光場一致性與彈性應用。
●情緒緩衝:針對生者動線與停留節點設計中段過渡區,搭配柔光照明,減緩情緒張力。

板橋靈堂07-.jpg

板橋靈堂08-.jpg

 

永續策略——環境留善,佛性常存

●色彩精煉:捨棄繁複雕飾並改用礦物塗料、線性構圖與象徵符號,重構佛教語彙,貼合當代審美。
●節能施工:使用模組化 LED 燈具與低碳石塑地材,結構採乾式施工並設可拆式天花與燈具,減廢並利於維修。

板橋靈堂09-.jpg

 

空間回顧——形神共構,寄念於佛

《板橋靈堂》跳脫制式追思語彙,以佛教美學為軸,融合建築構成、光影層次與心理節奏,引導來者於告別之境中,緩步安頓身心。空間透過遞進式佈局、金石材質與柔光語彙,鋪展出兼具儀式性與情感撫慰的精神載體。從觀音主牆至主祀佛堂,每一寸細節皆寄託祈念、陪伴與引導,讓生者得以釋懷,亡者得以安行。此處不僅凝鍊佛堂的莊嚴氣質,更以宗教場域承接情緒修復、文化傳承與世代對話的多重意義。設計未曾直言,卻在無聲之境中,為人們預留一方緩轉之地,也安放一份對「生死共修」的深刻實踐。

板橋靈堂10-.jpg

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57號
電話:0939-353-559
https://tinyurl.com/3azseyx8

看更多 https://decotv.com.tw/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謐雅韻 | 德國

Am Tacheles Apartment

位於德國首都柏林,歷史悠久的Am Tacheles 街區仍洋溢著一股歲月氣息,揮別過往的律師夫婦帶著兒子,一家人來此尋覓心目中的理想家園。

近千本的珍藏書籍與對文學的熱愛,是他們唯二帶來這座城市的事物,對他們而言,知識與創意便是這個家最寶貴的靈魂象徵。依循屋主夫婦對文學與藝術並存的新居期盼,來自TAKK Studio 的Agi Kuczyńska 與Iwetta Ullenboom 攜手合作,透過藝術性的設計語彙,為這一140 平方公尺的公寓傾注機能、美感與知性的和諧雅意。

800_文謐雅韻01.jpg

800_文謐雅韻02.jpg

 

循書木之徑 感受人文溫度

木質溫潤鋪陳在全室之間,設計團隊將公領域壁面覆以書本作雕飾,在客餐廳匯聚為壯觀的圖書牆,不僅是藏書藝品的陳列展示處,更自然地圍塑出一場屋主品味與文化記憶的視覺展演,完美地將實用與藝術性相融合。人文韻味自廊道延伸瀰漫各室,甫入其中便能感受書香畫意,處處彰顯屋主一家以知識為居的意涵。面對現代簡約與暖意氛圍二者的平衡點拿捏,設計團隊運用石灰漆塗料、木作及石英岩裝飾三者相交錯,巧妙地與建築既有的混凝土天花形成對比呼應,使工業風美學藉由極簡表情全然展露。除了共築視覺上的和諧,兩位設計師還與三位柏林當地藝術家――Eva Jablonsky、Peter-Maximilian Ronsdorf 與 Ka Mochi 展開合作,進一步展現與當地美學相融的設計巧思,為空間增添獨特個性。

800_文謐雅韻03.jpg

800_文謐雅韻04.jpg

800_文謐雅韻05.jpg

800_文謐雅韻06.jpg

800_文謐雅韻07.jpg

 

因地制「藝」的機能饗宴

若說視覺風格是一個空間的表情,那從軟裝協調中流露出的美學,便傳達了文化與靈魂涵養,讓居者能在日常生活中為藝術所薰陶,為思緒增添一層別緻色彩。作為一家人相聚交流的核心場域,客廳中規劃深紫色復古沙發,成為了公領域最為搶眼的焦點,與溫潤深邃的軟木咖啡桌形成強烈的互補對比,率先為空間挹注鮮明生命力,展現經典與現代的疊韻交融。餐廳採用了造型前衛的玻璃吊燈,搭配起當地藝術工作室訂製之餐桌椅,將功能與美感相融合一,與客廳共同點亮現代感十足的氛圍。

行過以圓角柔化的場域交界,流暢和諧的感官自然挹注於視覺,直見覆以石灰漆塗料的牆面與櫃門,將整個空間的溫潤感連貫而起。承襲如此暖意,廚房早餐吧檯旁透過粉色漸變畫,為廚房帶來活潑且大膽的色彩點綴,好似在響應如此生命力,牆面壁燈與吧檯桌腳以石英岩共同雕塑出波浪漣漪,猶如凝結的波紋為空間留下靜謐卻動感十足的流線美。

800_文謐雅韻08.jpg

800_文謐雅韻09.jpg

800_文謐雅韻10.jpg

因應屋主夫妻的職業所需,規劃了一簡易辦公區,採用內建升降機能的樺木書桌,讓桌面高度可隨使用者需求而自由調整。呼應起書桌與櫃體的斑斕紋理,深綠復古椅共同勾勒出優雅的工作氛圍,一旁深邃沙發床的規劃,還讓此處兼顧休憩與客房機能性。

800_文謐雅韻13.jpg

 

因以設計為筆 具現品味家園

沉澱屋主夫妻一日疲憊的主臥房,擺放了左右對稱的淺綠玻璃床頭櫃,搭配造型質樸且奢華的座椅,俐落地勾勒出簡約卻紛繁的私人領域情緒。兒子房的設計,以兼具趣味與美感的形式為主軸進行規劃,透過整面帶有濃厚雨林風情的壁紙,綠意盎然的生命力頓時流淌全室之間,順應屋主夫妻對兒子能在快樂中成長的期盼,設計師巧妙設置了整面的攀爬牆,讓孩子有抒發活力的場域,為童年印象留下冒險與想像力的一筆。

這間公寓儼然跳脫了生活空間的範疇,昇華成為品味獨特的藝廊,處處展現書籍、人文與美感的無聲對話,自選材到傢俱、從藝術價值到機能功用,每個細節都具現了設計者與居者間的深刻對話,將屋主的生活哲理透過設計語彙,永恆且鮮明地刻劃在空間之中。應屋主夫妻的職業所需,規劃了一簡易辦公區,採用內建升降機能的樺木書桌,讓桌面高度可隨使用者需求而自由調整。呼應起書桌與櫃體的斑斕紋理,深綠復古椅共同勾勒出優雅的工作氛圍,一旁深邃沙發床的規劃,還讓此處兼顧休憩與客房機能性。

800_文謐雅韻11.jpg

800_文謐雅韻12.jpg

Location: Berlin
Completion: 2024
Area: 140 qm
Photograph: Nate Cook

 

看更多 https://decotv.com.tw/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 02-25712565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計理念——三序如歌,共築日和

本案為一家三口量身規劃的理想宅邸,由遇見設計傾力操刀,呼應屋主對健康生活與舒適居所的深切渴望。團隊導入人性化思維,從動線安排、機能配置到光影演繹,於實用性與美學之間取得和諧比例。居家格局採開放串聯,串接各大公共領域,營造流暢互動的家庭氛圍,並以天然材質搭配俐落線條,鋪陳沉穩且溫潤的整體質地。細節中更展現對永續與健康的重視,體現台北室內設計師在豪宅設計、透天別墅設計與別墅室內設計領域的深厚造詣。此案不僅回應一家三口對理想居住環境的期盼,更展現新北室內設計與豪宅設計公司於美感與實用整合上的高度成熟。

凝光集境1.jpg

CASE DATA
設計風格:
房屋狀況:

 

 

空間規劃——軸序綿延,光影相牽

  •      儀式迎序:玄關沿著廊道延展,地坪鋪設天然大理石,營造從外至內的轉場儀式。
  •     開界通融:客廳、餐廳、廚房與書房開放串聯,場域流轉自然,強化交流與日常互動。
  •     轉折構景:橫樑以弧線造型融合異材質拼接,巧妙修飾結構重量,形塑立面層次與視覺重心。

凝光集境2.jpg

凝光集境3.jpg

私域規劃——靜構日常,韻隱其中
 

  •    藏景延光:書房背牆嵌設展示櫃,對應女主人的珍藏喜好,搭配連動燈光,呈現靜謐情境與層次感。
  •   分域調節:客用洗手台外置,動線分區靈活,有效提升共享彈性與行動便利。
  •   安序流轉:主臥劃設睡眠、梳妝與工作機能,各自獨立又自然連結,形構沉穩的生活步調。

凝光集境4.jpg

 

凝光集境5.jpg

燈光設計——微光浮影,緩釀馥郁

  •    引光設計:全室導入自然光,搭配通透動線配置,增添整體光感與通透度。
  •   情境燈飾:餐區配置圓弧水晶吊燈與局部投光照明,烘托用餐氛圍,成為視覺端景焦點。
  •   連動照明:展示櫃與客廳採共通光源設計,整合氛圍燈效與機能照明,強化空間連結感。

凝光集境6.jpg

永續策略——恆息潤所,簡築深居

 

  •    空氣循環: 配置全熱交換系統,優化室內空氣品質與舒適感。
  •   安心選材: 採低甲醛 F1 板材與無毒塗料,構築無虞的日常環境。
  •   節能策略: 全室搭配節能燈具與低耗電設備,落實綠色生活理念。
  •   耐用建材: 地坪與塗料選用耐久環保材質,延長壽命並減少資源浪費。

凝光集境7.jpg

空間回顧——居光暖映,心築成家

本案以流暢動線與豐富的層次鋪陳,串聯起家的實用與情感溫度。從玄關的轉場儀式、公共場域的開敞互動,到燈光與材質的精心搭配,無不流露對三口宅居生活步調的深刻理解。遇見設計團隊不僅因應屋主對舒適與健康的期待,更於日常使用中注入溫柔節奏,使空間成為心之所向的載體。這不僅是一處居所,更是一段關於陪伴、溫暖與共築生活的日常篇章,在光影暖映間靜靜綻放。

凝光集境8.jpg

凝光集境9.jpg

凝光集境10-scaled.jpg

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57號
電話:0939-353-559|
遇見設計官網:https://maxdesign.tw/

https://tinyurl.com/3azseyx8


看更多 https://decotv.com.tw/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計理念--靜藏詩境,詩心入室

 在繁忙都市的節奏之中,希冀以溫潤材質與沈穩色調,打造一處如詩如畫的靜謐場域。遇見設計擅長汲取東方山水意象,透過岩石紋理與木質肌理的交錯對比,構築沉靜且     豐富的視覺語境。圓弧天花柔化銳角,結合自然光與隱藏式光源的輕柔鋪陳,營造有如潺潺詩句流動的氛圍。此案由新北室內設計團隊規劃,展現台北室內設計師的專業美學視野,在透天別墅設計領域中體現高端質感。整體構思結合豪宅設計尺度與別墅設計思維,構築出一處具文化意涵與情感溫度的別墅室內設計作品,讓身處其中者得以遠離喧囂、靜心感受生活的深度與美好。

室內設計 │ 私語心庭,3D私心住宅設計案 │ 遇見設計 謝

 ⧉ CASE DATA
  設計風格:低調奢華風
  房屋狀況:新成屋

 

 

  空間規劃——詩境漸展,層序鋪敘
 

  •    圓弧天花:天花以弧形語彙銜接照明,柔化線條銳度,營造溫潤居家氛圍。
  •   私宴主桌:中央配置原木切片桌,保留自然紋理,映現材質的原始氣息。
  •   織物軟件:選用低彩度織品搭配厚實質地,形塑安定且沈靜的居家語境。

 

私語心庭3-2-5-1536x864.jpg

私語心庭4-3-5-1536x864.jpg

 

紋理映象——材質存記,時光成景
 

  •   木紋交織:深淺木皮交錯鋪排,賦予空間節奏感與手工痕跡。
  •   無加工留痕:保留原木邊緣與結疤紋理,傳達時序與自然間的對話。
  •   山紋立面:牆面融合粗礦岩石與細緻木紋,形塑山嶺疊嶂之感。

私語心庭5-4-5-1536x864.jpg

私語心庭6-5-5-1536x864.jpg

 

 

光影語彙--層層遞映,韻律輕舞

  •   嵌燈布局:燈光嵌入岩石縫隙中,如夜空星光點點,烘托靜謐節奏與空間層次。
  •   藤編光影:藤編燈飾在天花懸掛,光線穿透孔隙,投射如墨跡揮灑般的柔和光暈。
  •   反射導光:木紋、石材表面反射自然光與燈光,使場域明暗有致、氛圍溫潤。
  •   光色協調:整體色溫採暖白為基調,襯托材質質地,營造放鬆且具儀式感的餐敘環境。

私語心庭7-6-5-1536x864.jpg

私語心庭8-7-5-1536x864.jpg

 

 

空間回顧——沉靜詩意,細水長流

《私語心庭》不僅是一處宴飲場所,更是一種生活感知的延伸。設計以純粹的材質語彙與柔和光影,交織出沈靜且層疊的感官體驗,回應當代對於私密、質感與情緒流動的深層需求。每一隅皆如詩行低吟,靜靜訴說著屬於空間與記憶的細膩片段,讓人在光影流轉中,與內心最柔軟的情感悄然相遇。

私語心庭9-8-5-1536x864.jpg

私語心庭10-9-4-1536x864.jpg

私語心庭11-10-4-1536x864.jpg

 

 

 

 

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57號
電話:0939-353-559|
遇見設計官網:https://maxdesign.tw/

https://tinyurl.com/3azseyx8


看更多 https://decotv.com.tw/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一張白紙到斬獲三十多項國際大獎,以禮序款待設計人生

「詩為框,藝術為稜」 

“Poetry as the Frame, Art as the Facet”

這是「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為空間寫下的註腳,寥寥數字,卻道盡了他對設計的深刻理解。以詩為空間定調,以藝術為空間塑形,題詩已是他每日與空間對話的方式。本期,讓我們跟隨謝總的目光,欣賞他如何將空間化為詩篇,以設計的稜角,刻畫出動人的藝術篇章。
 

【空間的詩人】「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空間的詩人】「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空間的詩人】「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詩意設計的國際迥響:波蘭國際建築與設計獎白金獎得主

2024年,他憑藉多件作品榮獲橫跨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與新加坡等地的優異成績,奪下超過三十餘座國際設計大獎,包括 IAA 英國倫敦設計獎 London Design Awards、美國紐約建築設計獎 NY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s、美國 MUSE Design Awards、法國設計獎 French Design Awards、加拿大未來設計獎 4 FUTURE AWARD、新加坡全球建築設計獎 Global Architecture Design Awards 等具指標性的國際殊榮。

2025 年,更以代表作品《溫潤融韻》榮獲波蘭國際建築與設計獎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 Design Awards 白金獎,再次展現其設計語彙於國際舞台上的極高辨識度與深遠影響力。

 

【空間的詩人】「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空間的詩人】「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空間的詩人】「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空間的詩人】「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從理解到實踐的設計旅程

為了更深層理解居者的生活樣貌,並回應每一份對理想居所的期待,謝昱宏總監除了空間設計外,亦設立「生活藝術顧問」服務,將對生活的觀察轉化為設計的延伸。從風格對話到生活細節,深度參與屋主與場域之間的共構歷程。

下一篇章,我們將走進謝昱宏總監的藝術視野,探尋他如何透過創作,觸動空間與生活深處的情感共鳴。

 

【空間的詩人】「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空間的詩人】「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人物-300.jpg

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57號
電話:0939-353-559|
遇見設計官網:https://maxdesign.tw/

https://tinyurl.com/3azseyx8


看更多 https://decotv.com.tw/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計理念——微光釀造,雅韻流轉

《曦醞悠居》為 18 坪單人居所設計案,由遇見設計親自操刀,擅長在有限空間中注入層次與情感,亦為新北室內設計推薦與台北室內設計推薦名單中的口碑團隊。團隊以侘寂美學為基調,揉合現代簡約語彙與材質質地,勾勒一處柔和靜謐的私宅居所。此設計延續其在豪宅設計公司領域的經驗,結合獨棟別墅設計與商空設計的尺度邏輯,演繹出小宅亦能擁有豐富層次的可能性。設計思維圍繞「留白」與「內斂」,善用原有格局條件進行重組,並運用開放式佈局劃分機能,使視野與光線得以自由流動,讓有限空間化作感知豐盈之境,體現豪宅設計精神的細膩詮釋。

800_曦醞悠居_1.jpg

⧉ CASE DATA ⧉
房屋坪數:18坪
設計風格:侘寂風
房屋狀況:新成屋

 

空間佈局——軸景鋪排,序韻悠然

· 場域串聯:以開放式格局整合玄關、客廳、餐廚,使公領域連貫流暢,提升視覺延展性。

· 介質轉化:通透展示櫃作為分區媒介,兼具展示與收納功能,維持獨立性且保有穿透感。

· 門體隱匿:全室採無框暗門設計,門片隱入牆體,形塑俐落純粹的牆面語境。

800_曦醞悠居_2.jpg

800_曦醞悠居_3.jpg

800_曦醞悠居_4.jpg

 

材質搭配——自然淬鍊,氣蘊潤生

· 木質基調:全室鋪設淺色木地板,延伸至立面與櫃體,展現自然溫潤的居家質調。

· 塗層映感:牆面選用低 VOC 藝術塗料,具微霧感與手作肌理,勾勒侘寂意境。

· 金屬點綴:鍍鈦金屬收邊修飾轉角與立面細節,呼應現代風格下的精緻語調。

800_曦醞悠居_5.jpg

800_曦醞悠居_6.jpg

 

光源配置——光序織築,柔光漫映

· 自然引光:善用原有對外窗配置,搭配開放格局引導日光流動,採大面採光優勢。

· 燈光策略:配置全室 LED 節能光源,以暖白為主色調,營造安定舒適的生活氛圍。

· 光感潤飾:局部運用間接照明潤飾立面,減少眩光干擾,提升空間層次與視覺舒適度。

800_曦醞悠居_7.jpg

800_曦醞悠居_8.jpg

 

永續選材——恆光永材,綠域生息

· 綠材選用:鋪設低甲醛木地板與低 VOC 塗料,降低室內污染,營造安心無毒的居家環境。

· 節能導入:搭配 LED 節能燈具,減少日常能源消耗,實踐綠色理念。

· 光效配置:優化自然採光比例,減少人工照明依賴,提升整體光效與永續表現。

800_曦醞悠居_9.jpg

 

空間回顧——境蘊凝敘,韻居自成

在《曦醞悠居》之中,設計不僅回應了空間機能與風格調性的平衡,更透過材質、光線與佈局的細膩交織,描繪出一處與日常情緒共鳴的生活棲所。從柔和光影中醞釀出靜謐氛圍,再到侘寂語彙下蘊藏溫潤質地,皆讓這座單人居所跳脫面積限制,成為一方沉澱思緒、感知自我的靜好之境。空間不語,卻輕聲訴說著簡約與自在的生活態度,使居者在每日晨曦夜影當中,細細體會「安然自居」的真意。

800_曦醞悠居_10.jpg

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57號
電話:0939-353-559|
遇見設計官網:https://maxdesign.tw/

https://tinyurl.com/3azseyx8


看更多 https://decotv.com.tw/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02) 2571-2565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計理念——簡靜柔序,細節入境

寬闊明朗的空間格局,融入簡潔線條與柔和材質,為本案現代私宅鋪展出清爽明亮的生活步調。遇見設計團隊深入理解屋主需求,量身規劃全屋收納系統,運用無把手櫃體與隱藏門片,串聯出純淨俐落的空間語境,並以細膩手法調和材質層次,營造舒適且富有質感的居住氛圍。遇見設計專精於新北室內設計推薦領域,融合多年台北室內設計推薦、別墅室內設計與透天別墅設計經驗,靈活運用豪宅設計公司視野,呈現契合生活品味的現代居家樣貌,亦呼應當代獨棟別墅設計精神。

居家設計 │ 溫潤融韻,林口信義路住宅設計案│ 遇見設計

⧉ CASE DATA ⧉
房屋坪數:33坪
設計風格:現代簡約風
房屋狀況:中古屋

 

 

空間佈局——層景遞進,韻律綿延

  • 層次立面:客廳牆面以線條語彙與燈條相互交錯,增添視覺張力與立體層次。
  • 隱藏設計:臥室入口巧妙融立面設計,維持整體空間一致性。
  • 異材配置:荔枝紋皮革鋪陳電視牆,展現細膩質感,兼具耐用防水特性。
  • 整面收納:大面積無把手收納櫃體,提升儲物機能與居家安全性。

居家設計 │ 溫潤融韻,林口信義路住宅設計案│ 遇見設計

居家設計 │ 溫潤融韻,林口信義路住宅設計案│ 遇見設計

質序交融——層理兼具,雅意相承

  • 無痕收納:全室採隱藏式與按壓式無把手櫃體,營造出整齊純淨的空間氛圍。
  • 柔弧天花:天花設計融入圓弧收邊,搭配柔光燈源,減輕視覺壓迫。
  • 質材鋪陳:大地色調結合質感素材,構築溫潤放鬆的生活氛圍。 

居家設計 │ 溫潤融韻,林口信義路住宅設計案│ 遇見設計

居家設計 │ 溫潤融韻,林口信義路住宅設計案│ 遇見設計

互動場域——通透明朗,簡約自成

  • 開放空間:餐廚區寬敞配置,搭配大餐桌,動線流暢且舒適。
  • 機能廚具:人造石台面結合烤漆玻璃材質,兼具美觀與清潔便利性。
  • 質感立面:餐廳牆面運用藝術塗料,增添用餐場域的質感與層次。
  • 桌景共融:岩板桌面鋪陳,營造簡約溫潤的餐敘氛圍。

居家設計 │ 溫潤融韻,林口信義路住宅設計案│ 遇見設計

居家設計 │ 溫潤融韻,林口信義路住宅設計案│ 遇見設計

永續策略——清朗循環,和諧共生

  • 納氣迎光:開放格局結合窗景設計,引入日光與新鮮空氣。
  • 節能低碳:有效降低人工照明與空調依賴,提升能源效益。
  • 環保用材:採用岩板、木材等天然素材,減少施工廢棄物。
  • 長久效能:優選高耐久皮革與板材,降低維修與更換頻率。

 

居家設計 │ 溫潤融韻,林口信義路住宅設計案│ 遇見設計

空間回顧——純淨靜雅,生活有度

細膩材質與收納細節彼此呼應,於開放通透的空間裡,形塑柔和雅緻的居家氛圍。隱藏式櫃體與圓弧線條相映,創造純淨流暢的視覺節奏,融合永續用材思維,回應當代生活需求,亦呈現宜居且具有格調的現代住宅樣貌。

居家設計 │ 溫潤融韻,林口信義路住宅設計案│ 遇見設計

居家設計 │ 溫潤融韻,林口信義路住宅設計案│ 遇見設計

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57號
電話:0939-353-559
https://tinyurl.com/3azseyx8

看更多 https://decotv.com.tw/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聚焦亞洲建築環境設計領域十大影響力人物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01.jpg

建築環境在塑造我們的生活、工作以及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在亞洲,一個文化多樣性豐富、城市發展迅速的地區,一群有遠見的設計師和建築師正在引領重新定義定義我們日常生活的空間。從創新的摩天大樓和可持續的城市規劃到突破性的室內設計,這些設計巨頭正在推動創造力、功能性和環境責任的界限。本期,我們將重點介紹亞洲建築環境設計中前10位影響力人物,向那些在整個亞洲大陸的建築、室內設計和城市空間的未來留下不可磨滅印記的個人致敬。
(本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1. 梁志天 (Steve Leung)
Steve Leung在亞洲建築與設計界深耕四十載,成就卓越。他於1987年創立建築及城市規劃顧問公司,後於1997年發展為 Steve Leung Architects Ltd.(SLA)與Steve Leung Designers Ltd.(SLD)。總部位於香港與上海,SLD其後拓展至北京、廣州、曼谷及米蘭,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室內設計公司之一。2018年,梁志天設計集團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

除設計實踐外,Steve Leung 還曾於2017至2020年間擔任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terior Architects/Designers(IFI)主席,並出任China National Interior Decoration Association (CIDA) 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2014年,他共同創辦“志設計基金會”,致力推動中國大陸地區 的設計教育與行業發展。

憑借出色的作品,他獲得多項國際殊榮,包括 Andrew Martin International Interior Design Awards“年度室內設計師”,以及Forbes評選的“最具影響力設計師30人”。2022年,他獲香港室內設計協會頒發“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對行業的傑出貢獻。同年,他亦通過IFI全球大獎項目獲選為 IFI 傑出院士,肯定其對全球室內設計發展的深遠影響。此外,他於2022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Bronze Bauhinia Star(BBS),以表揚其在培養年輕設計人才與推動香港及內地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貢獻。

除了個人成就外,梁志天始終關注設計界的整體發展。他於2014年創立 C Foundation,這是中國設計界首個由志願者發起的非營利慈善機構,秉持“設計向善,共創未來”的使命,聚焦通過設計教育、研究、人才培養、行業倡議及國際交流,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編者:梁志天之所以入選本榜單,除了其廣受國際贊譽的設計作品外,更因其領導了亞洲少數上市的設計公司之一。梁志天設計集團憑借屢獲殊榮的項目、國際化佈局及對全球設計界的持續影響,樹立了專業卓越的行業標桿。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02.jpg

 

2. 王勝傑 (Keat Ong)
王勝傑教授是一位享譽國際、屢獲殊榮的跨領域設計師。他是Keat Ong Design的創辦人兼設計總監,以及 SCKD Pte Ltd的聯合創辦人,同時擔任新加坡室內設計師協會(SIDS)連續三屆會長。他於2021至2023年期間創立並領導新加坡室內設計專業認證委員會(SIDAC),該機構負責監管 新加坡室內設計從業者的專業能力。

目前,他正連任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APSDA)主席(2023- 2025),該組織由15個國家級專業協會組成。在任期內,他推動設立了“亞太室內設計 師認證計劃”(AP-ID- AP),以提升區域內的設計實踐水平。他曾於2014年榮獲新加坡設計大獎 “Asia’s Top Designer” 稱號,並於2016/2017年被《INTERIOR DESIGN》雜誌評為“年度設計師”。2017年,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亦授予他“最具影響力 設計師”稱號。他同時受邀擔任包括China Academy of Art和Taylor’s University在內的八所高校的客座或兼職教授,並出任多個國際重要獎項的評委。2023年,王勝 傑成為新加坡室內設計師協會(SIDS)歷史上第五位獲得該協會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的設計師。此外,他還著有《注入建築》(Injecting Architecture)一書,闡述其獨特設計理念,透過精選作品展示其方法論。

編者:王勝傑之所以躋身亞洲頂尖室內設計師之列,在於他在擔任APSDA主席期間,推動區域首個“亞太室內設計師認證計劃”(AP-ID- AP),為未來一代認證設計師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提升亞洲設計專業的整體水平。他的代表項目包括長沙市圖書館與博物館、洞庭湖博物館,以及富有文化意涵的摩梭主 題博物館與酒店,令他成為亞洲設計界備受矚目的標誌性人物。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03.jpg

 

3. 郭錫恩與胡如珊 (Lyndon Neri 與 Rossana Hu)
Lyndon Neri與Rossana Hu是亞洲設計界極具影響力的“黃金搭檔”。兩人共同創立享譽國際的 Neri&Hu 設計研究室,總部設於上海,帶領事務所走向世界舞台。他們的代表作品包括南外灘 水捨、青普揚州文化行館、阿那亞美術館、南頭古城賓館及福州茶室等。

兩人常受邀擔任國際重要設計賽事評委,並於全球各大設計論壇發表主題演講。他們也是多所頂尖學府的客座教授,包括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等。Rossana於2021年出任同濟大學建築系主任,並自2024年春季起擔任賓夕法尼亞大學魏茨曼設計學院建築系主任。Lyndon 則於2024與2025年春季擔任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的訪問教師。

他們在建築與設計領域的成就廣獲肯定,最近更共同獲得2025年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 頒發的建築獎項;Lyndon亦獲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AIA)授予榮譽院士稱號。

編者:Lyndon和Rossana以其跨領域的設計實踐,在建築、室內、產品設計及品牌塑造方面深具影響力。他們的作品不僅展現強烈的概念敘事與文化敏感度,更不斷追求創新與當代表達。通過全球講座、學術交流與跨國合作,兩人持續推動並啓發全球設計社群的發展。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04.jpg

 

4. 隈研吾 (Kengo Kuma)
隈研吾是享譽國際的日本建築師,以其可持續性與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著稱,作品涵蓋博物館、文化機構及各類公共建築。

其代表作品包括Asakusa Culture and Tourism Center、Nezu Museum,以及位於蘇格蘭的 V&A Dundee。隈研吾的設計哲學強調建築與自然、環境及社區的緊密聯繫,在尊重傳統的同時,融合現代創新,營造具有溫度與人文關懷的空間。

編者:隈研吾於2024年榮獲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terior Architects/Designers(IFI)頒發的 IFI Prize,以表彰其在推動建成環境發展、提升人類生活體驗方面的卓越貢獻。從日本國家競技場到蘇格蘭V&A Dundee,隈研吾的標誌性作品深刻影響全球設計界,實至名歸地入選本榜單十強。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05.jpg

 

5. Kenneth Cobonpue
Kenneth Cobonpue是享譽國際的菲律賓工業設計師和傢具設計先驅,以融合創新與傳統工藝的奢華手工傢俱聞名於世。出生於菲律賓宿務,他曾在紐約普拉特學院修讀工業設計,並於意大 利及德國深造,1995年返鄉創立個人品牌 KENNETHCOBONPUE。該品牌以其有機造型與當代設計的獨特融合著稱,現於宿務、馬尼拉、紐約、波爾圖及慕尼黑設有展廳與辦事處,業務遍及全球。

Cobonpue的設計哲學植根於自然與藝術性,其屢獲殊榮的系列作品曾在全球重要展覽中亮相,備受國際贊譽。他擅長運用藤條、竹材、麻類等天然材料,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美學完美結合,重新定義了現代傢具設計。美國《時代》雜誌稱其為“藤制工藝的天才”,盛贊他將傳統材料轉化為現代傑作的能力。他曾榮獲多個國際獎項,包括 2014 年 Maison et Objet “亞洲年度設計師”及2020年菲律賓文化中心“設計類藝術獎” —— 該國藝術文化領域的最高榮譽。2023年,他亦榮獲Pratt Institute New York的“Pratt Legends Award”,表彰其對全球傢具產業的卓越貢獻。

在傢具設計之外,Cobonpue亦積極拓展其創意版圖至沈浸式空間體驗。他近期推出的FABLE Cafe + Lounge 打造出一個融合自然、藝術與設計的餐飲空間。秉持其標誌性風格 —— “從自然汲取靈感,賦予情感,用手工雕琢獨一無二的作品”,他將咖啡館打造成一個富有故事性的感官場域。室內設計通過藤編、手織織物與雕塑化元素的有機層疊,營造出一個源自自然又高於自然的美學空間。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其設計始終,他持續倡導使用環保材料與生產工藝。

除了設計實踐外,Cobonpue亦致力於保存傢具工藝文化遺產、推動可持續生產及提升設計教育。他曾創辦菲律賓大學宿務分校的工業設計課程,並擔任德拉薩大學聖貝尼爾設計與藝術學院的院長與顧問。他活躍於學界、政界、商界與創意產業,持續指導年輕人才,並與區域頂尖設計師合作,引領東南亞設計未來。他每年在米蘭、巴黎、瓦倫西亞、拉斯維加斯、邁 阿密及紐約推出全新系列與空間概念,持續以先鋒姿態將其設計理念帶向世界。

編者:Kenneth Cobonpue 之所以入選亞洲頂尖設計師榜單,在於他在全球設計領域的開創性影響。作為同名品牌的創辦人,Cobonpue 將菲律賓藤制工藝轉化為國際認可的手工藝與可持續奢華象徵。他創新運用天然材料,將傳統菲律賓編織技藝與現代設計美學融合,不僅重塑了傢俱設計的面貌,更將菲律賓工藝推向國際舞台。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06.jpg

 

6. Paul Noritaka Tange
Paul Noritaka Tange是享譽國際的日本建築師,以其創新的現代建築理念而聞名。作為丹下健三建築事務 所(TANGE ASSOCIATES)負責人,他致力於將日本傳統設計元素與現代主義建築原則相融合。其作品強調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與空間和諧,在尊重文化傳承的同時滿足當代需求。

他主持了眾多重要項目,包括東京2020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及東京模學院繭塔(Mode Gakuen Cocoon Tower)等,在全球建築界持續發揮影響力,其設計根基深植於日本美學傳統。

編者:Paul Noritaka Tange 在建築與設計領域的傑出成就,屢獲國際殊榮。他曾榮獲設計聯盟獎(DFA)終身成 就獎,表彰其對全球設計產業的深遠貢獻,實至名歸。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07.jpg

 

7. 김유정 (Jooyun Kim)
Jooyun Kim 現任弘益大學美術學院院長(2024年至今),是空間設計與品牌塑造領域的先驅人物。他於2000年首次提出“空間設計”一詞,並於2018年設立“公共設計”研究生課程,積極推動設計教育發展。金教授曾於 2016至2018年擔任弘益大學產業美術研究生院院長,並曾任美國普拉特學院研究教授。

他曾出任韓國室內建築師協會(KISD)及韓國室內設計協會(KOSID)會長、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執行董事,亦是一位活躍於全球的設計演講者,曾在F設計大會、新加坡設計周等國際舞台發表演講,並擔任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等重要獎項的評委。

Jooyun 榮獲多個設計獎項,包括2023年韓國設計大獎總統獎及 2015 年韓國總理獎。2024 年,他被首爾市政府授予“首位首爾市公共設計大師”榮譽稱號,成為歷史性的里程碑 。

作為多產作家,他出版多部專業著作,包括《Public Design Era》(2020)與《Space Branding》(2023)。

編者:Jooyun Kim 憑借其在亞洲推動空間與公共設計發展的先驅地位,入選本榜單前十。2024 年,他獲首爾市政府授予“首位公共設計大師”稱號,此項歷史性榮譽肯定了他在推動 城市公共空間品質與公民生活體驗方面的卓越貢獻。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08.jpg

 

8. 鄭忠 (Joe Cheng)
鄭忠是鄭中設計事務所(CCD)的創始人兼領導者,該奢華室內設計公司成立已有三十年。自成立以來,CCD 為超過20家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包括萬豪、洲際、雅高、凱悅)及50多個全球品牌和100多家奢華酒店提供室內設計和咨詢服務。

在鄭忠的帶領下,CCD取得卓越成就,尤其在 2022年榮登《Interior Design》雜誌“全球酒店設計公司十強榜”榜首,成為該榜單45年歷史上首家奪冠的中國設計事務所。公司還連續兩年2019-2020年)入選“亞洲500強品牌”。CCD旗下項目包括獲得多項大獎的北京三里屯洲際酒店,2023年成都木棉酒店項目也榮獲亞太設計大獎。鄭中更是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CTBUH)室內設計類別的首位評審主席,並被授予“中國年度設計人物”稱號。2020 年,CCD入選“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2024年,公司在新加坡開設新辦公室,確立為大中華區以外的亞太總部。2025年4月,CCD又邁出重要一步,正式啓動其米蘭辦事處及與著名設計師Marcel Wanders+ CCD Affiliated Design Studio。

編者:鄭忠憑借CCD成為《Interior Design》雜誌“全球酒店設計公司十強榜”歷史上首家奪冠的中國設計公司,彰顯了他卓越的遠見與領導力。作為CTBUH室內設計類 別首位評審主席,以及獲評“中國年度設計人物”和聯合國文化大使,鄭中持續在設計、文化與國際交流間架起橋梁,贏得全球設計界的廣泛認可。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09.jpg

 

9. Vipavadee Pao Patpongpibul
Vipavadee 是泰國及東南亞極具影響力的室內設計公司P49 Deesign & Associates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她擁有數十年的卓越職業生涯,憑借其在奢華酒店業的傑出設計作品贏得國際贊譽。在她的領導下,P49 Deesign 打造了眾多行業標桿性項目。

她的代表作包括屢獲大獎的普吉洲際度假酒店、曼谷辛吞凱賓斯基酒店及曼谷君悅酒店等標誌性建築。

作為泰國室內設計師協會(TIDA)首位女性會長,Vipavadee 是推動泰國室內設計專業發展的先鋒人物。

編者:Vipavadee作為泰國室內設計師協會首位女性會長,開創歷史,致力於推動專業成長並提升泰國設計師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作為P49 Deesign的創始人兼CEO,她塑造了亞洲最具標誌性的酒店室內設計,為泰國設計界樹立了典範與靈感。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10.jpg

 

10. 季裕棠 (Tony Chi)
Tony Chi是著名的美國室內設計師,也是總部位於紐約的國際知名設計事務所tonychi studio的創始人。

該事務所於1984年由他與妻子Tammy Chou共同創立,現已成為奢華酒店設計的領導者,合作品牌包括Rosewood Hotels、Ritz Carlton和Four Seasons。Tony 的代表作品包括上海柏悅酒店(Park Hyatt Shanghai)、紐約第五大道安達仕酒店(Andaz 5th Avenue New York)和香港玫瑰木酒店(Rosewood Hong Kong),體現了他對經典與創新設計的執著追求。

他曾獲得眾多榮譽,包括2009年入選《Interior Design》Hall of Fame和2015年Lawrence Israel Prize。最近,他被Interior Design Confederation Singapore(IDCS)授予終身成就獎。

編者:Tony Chi是一位享譽全球的室內設計師,其作品橫跨太平洋兩岸。作為紐約 tonychi studio的創始人,他通過上海柏悅酒店和香港玫瑰木酒店等標誌性項目,重新定義了奢華酒店設計,同時其在美國市場的安達仕第五大道酒店設計亦留下深遠影響。

800_亞洲設計師名錄11.jpg

如有任何查詢,請發送電郵至 corrine.teng@add.directory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計理念——開放為序,交流為心

本案為科技業跨國企業專屬高端辦公會所,由新北室內設計推薦品牌——遇見設計打造,結合台北室內設計與商空設計經驗,重新定義現代辦公場域。設計團隊透過開放式空間重整原有格局,搭配落地窗設計,導入自然採光與寬敞視野,營造明亮大器的氛圍。場域細節採用流線曲面語彙與金屬質材鋪陳,串聯辦公與交流動線,提升賓客接待及員工互動質感。全案融合豪宅設計公司專業規劃,靈活結合透天別墅設計與別墅設計手法,為企業打造兼具現代感與專屬風格的辦公會所,展現品牌國際化視野。

800_絢縵光影1_2.jpg

800_絢縵光影2_2.jpg

⧉ CASE DATA ⧉
房屋坪數:17坪
設計風格:現代奢華風
房屋狀況:老屋翻新


空間布局——梳理動線,拓映未來

· 開放格局:打破原有封閉隔間,讓人員流動更加順暢,強化場域的互動與交流性。

· 拱形天花:天花板採用連續拱形結構,結合光源設計,營造空間延展與流動感。

· 收邊工藝:以金屬飾條細緻收邊,呼應現代科技語彙,串聯落地窗與開放動線。

· 薄石材:特殊裁切工法,將厚重石材轉化為輕盈薄板,減輕壓迫感,兼具質感與美觀。

800_絢縵光影3_2.jpg

800_絢縵光影4_2.jpg


互動場域——情境串聯,活絡氛圍

· 一體機能:吧台配置整合收納櫃與中島工作台,強化整潔度與實用性。

· 餐敘空間:中島銜接吧台與用餐區,營造員工交流、休憩的共享場域。

· 靈活佈局:空間靈活切換為社交、會議或備餐場域,滿足多元使用情境。

· 會客休憩:寬敞沙發區搭配投影幕,兼顧會議討論與放鬆使用。

800_絢縵光影5_2.jpg

800_絢縵光影6_2.jpg


永續策略——空氣清新,永續低碳

· 通風優化:設計通風動線與採光配置,提升空氣品質,降低冷氣使用需求。

· 綠材鋪陳:選用石材與可重複利用木地板,兼顧美觀與環保性能。

· 引光入室:大面積玻璃窗引入自然採光,串聯山景或街景視野,營造開闊明朗的氛圍。

· 節能設計:空間自然循環搭配低耗能設備,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落實低碳理念。

800_絢縵光影7_2.jpg


空間回顧——融合美學,形塑場域

整體以「開放、流動、舒適」為核心,融合美學與實用機能,創造出一處兼具招待、辦公與會議場景的高效場域。透過曲線天花與大面落地窗為視覺焦點,結合科技感元素與環保素材,重新詮釋未來辦公空間的設計語彙。遇見設計團隊不僅為跨國企業打造嶄新職場環境,並以永續設計為基礎,實現人性與環境共生的現代職場典範。

800_絢縵光影8_2.jpg

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57號
電話:0939-353-559|
遇見設計官網:https://maxdesign.tw/

https://tinyurl.com/3azseyx8


看更多 https://decotv.com.tw/

 



國際獎項代辦報名專線:(02) 2571-2565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
 
設計理念——山水共棲,描摹靜雅風景
本案為山區透天別墅設計規劃,由遇見團隊量身打造,善用獨特地勢優勢,配置大面開窗、陽台與庭院,將壯麗山景與四季光景引入室內。設計理念基於「山主貴,水主富」的自然哲學,融合山水意象於場域語彙中,形構出一處內外共融、與自然共生的現代居所樣貌。

整體設計風格由經驗豐富的豪宅設計師精準掌握,結合台北室內裝潢與透天別墅設計實務,兼顧美感與機能。空間中充分展現別墅室內設計對於質材層次與光影細節的掌握,鋪陳出典雅舒適的生活氛圍,同時滿足屋主對收納與實用的高標準,體現台北室內裝修與豪宅設計公司的專業實力。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 CASE DATA ⧉
房屋坪數:132坪
設計風格:現代奢華風
房屋狀況:新成屋

空間規劃——視野開展,展演動態序列
場域整合:客廳、餐廳與廚房沿同一軸線開放式規劃,形塑連貫順暢的空間節奏。
私領域配置:臥室與書房規劃於後側安靜區域,保有私密與生活品質。
樓梯設計:玻璃扶手搭配內嵌燈光把手,提升視覺通透與夜間使用安全性。
戶外連結:設有日式庭院與觀景陽台,提供日常釋壓的自然場景。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質感鋪陳——材紋交錯,刻畫層疊紋理
材質交織:運用木皮、石材、玻璃與金屬元素,形塑豐富的空間層次。
自然基調:全室以大地色系鋪陳,營造溫暖沉靜的視覺氛圍。
收納整合:餐邊櫃、電視主牆、臥室隱藏門一體成形,維持視覺連續性與整潔。
圓弧語彙:臥室延續弧線語彙,柔化結構直線帶來的銳利感。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光影設計——景光流轉,鋪敘時序韻律
納景敞朗:引景入室,將山林自然納入生活視野,營造通透敞亮的氛圍。
光源設計:白天引入自然光線,夜間則以斜面天花藏燈與間接照明營造溫潤情境。
紋理互補:石材與木質面對光產生不同反射,強化空間的層次與深度。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永續理念——節能取材,建構安然棲所
減耗設計:透過大面開窗與場域連結,降低人工照明與空調依賴。
天然建材:採用木材與石材為主體,減少裝修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
高耐久性:選用高耐用材料,減少未來維修與更換所產生的資源耗損。
永續規劃:整體規劃兼顧節能減碳,回應對生態永續的重視。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空間回顧——設計縫合日常,細節串起溫度
從玄關到庭院,從客餐空間到臥室區域,整體空間透過設計語彙的細膩鋪陳,讓每一處生活節奏皆自然展開。設計團隊以山林為景,以光影為筆,勾勒一處既尊重地貌又貼近人心的住宅樣貌。收納、機能、美感、永續,皆在此案中得到細緻平衡與回應,讓別墅不只是建築物,更是一種與自然共居、與生活和諧的理想狀態。

豪宅設計師|蔚然雲間,3D薇閣雲軒黃宅設計案│遇見設計 謝昱

 

遇見設計|謝昱宏總監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57號
電話:0939-353-559
遇見設計官網:https://maxdesign.tw/
https://tinyurl.com/3azseyx8

看更多 https://decotv.com.tw/

文章標籤

設計盒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